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也在逐步升高。血脂的升高,直接加速了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发病原因高血脂的发病病因大体上分为两类
原发性高血脂原发性的高血脂与先天基因遗传有关,由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者由日常饮食因素所致。
继发性高血脂继发性的高血脂大多是由代谢紊乱疾病所致,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痛风等。或者与年龄、季节、饮食和情绪等有关。
高血脂类型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小于1.70mmol/L。
治疗:降低胆固醇首选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调节血脂浓度的药物,小剂量就能控制病情。一般建议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小于5.72mmol/L。
治疗:降低甘油三指首选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对高甘油三酯和混合性高血脂治疗效果明显。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小于0.9mmol/L。
治疗:降低低高密度脂蛋白首选烟酸类药物,烟酸类药物是应用最久和最廉价的降脂药物,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治疗: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都升高,则需考虑联合用药。
高血脂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乱用药。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监测副作用。
健康生活除了日常服药外,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治疗指南》给出了“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四项以及控制体重和保持运动等基本要素。
降低饱和脂肪酸含有饱和脂肪酸最多的就是肉类了,难道为了降低饱和脂肪酸就干脆不要去肉吗?
这肯定是不对的,肉类是最好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其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所以肉还是可以吃的,但是需要选择瘦肉食用,并且成人每天的的摄入量不应超过75g。
降低胆固醇在中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因保持在mg,那么可不可以吃鸡蛋黄呢?
研究表明,一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在mg左右,而50g瘦肉的胆固醇在mg左右,所以要吃蛋黄的话就要减少肉类摄入,想吃肉类的话就不要食用蛋黄。
增加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存在于各类蔬菜,水果的细胞膜中,其中粗粮和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会和身体中的胆固醇存在竞争关系,会在对抗中降低胆固醇。
每天要摄入g蔬菜和g水果以及全谷物,这样能保证植物固醇在人体内的含量。
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水果皮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而且还是益生菌的能量成分,降低胆固醇的同时还能缓解血糖升高。
但是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果糖,每天水果的食用量最好控制在-g。
运动和控制体重血脂的升降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每周保持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能有效的控制体重的增长和能量的消耗。
高血脂和高血压、高血糖并成为三高,这三者都是不能用药物测底治愈,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生活方式调理,都要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帮助自己的身体调节好血脂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