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研究发展 > 长征火箭接连失利,辛苦奋斗50年,中国究

长征火箭接连失利,辛苦奋斗50年,中国究

发布时间:2024/3/24 13:29:10   点击数:

:欧文堡的蓝军旗

奋斗50年,我们如今是世界航天强国了吗?

今年的4月24日,对中国航天界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正值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的4月23日,随着这颗卫星的顺利升空,中国正式进入了太空时代。

▲转眼之间,东方红一号升空

就成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事

同样是今年的4月24日,一个可能将影响中国航天未来的消息传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被正式命名为“天问一号”。其不仅向世界传达了明确的信号,也为中国航天的下一个50年指明了方向。

1

历史时刻遇阴霾

中国在50年的时间里,通过持续奋斗,在航天领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一次次历史性飞跃,不断刷新着这个东方航天大国的高度。

▲天津武清新建的高性能接收天线

(将用于火星探测器的信号接收)

而天问一号,也注定会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但就在这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国航天却刚刚经历连续挫折。

3月16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甲首飞失利;4月9日,携载着印尼PALAPA-N1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乙再遇失利。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内,连续的失利给中国航天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让人不禁发出疑问:中国航天是出现问题了吗?

▲全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如果说长征五号与长征七号在近年出现失利,是全新火箭系列走向成熟不得不付出的成本,那么长征三号乙作为我国最成熟的火箭型号,发生这样的失败情况就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了。

事实上,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近年并非没有发生过意外(见下图)。火箭发射是一项科学活动,出现失利实属正常,更何况在长征三号乙的67次发射纪录中,只经历过两次失败(另有两次为部分成功)。

▲年6月

一枚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失败

▲宽容是一种成熟,但孤独求败的

心态在科学领域却是十分危险

虽然当时的网友对此失败很宽容,不过,“孤独求败”的心态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当你“习惯于成功甚至渴望感受一次失败”时,说明你从心态上已经轻敌。而更可怕的是,此时你已经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俗话说,骄兵必败。对待科学,必须要做到严肃加严谨,更不要说我们当今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拥有了骄傲的资本。

很多时候,心态上的膨胀往往都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自身并不了解外面的天地有多宽广。对待科学问题,盲目自信的人与井底之蛙并不存在本质区别。

2

正视差距是为飞得更高

正视自身的不足,是为了今后能够飞得更高。故步自封,永远沉浸于曾经的辉煌之中,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

无论是仰望第一还是环顾左右,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依然任重道远,而差距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在长征五号首飞前,中国主力

运载火箭载荷甚至不及日本

首先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至今还是一个中型火箭强国。无论是把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还是将“玉兔”月球车带到月面的长征三号乙,都是芯级直径仅有3.35米的中型运载火箭。

▲给大家一个全世界火箭的对比图

感受一下中国火箭的量级(红框里)

▲各国登月车在月球上的行驶距离

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当今的不少人,对中美火箭发展现状存在着严重误区,那就是“美国因发展航天飞机耽误了本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更有甚者,认为“如今放弃了航天飞机的美国已经没有火箭可用”。

▲当今中国的火箭主力长征三号乙

实际上是一种中型运载火箭

事实上,美国的火箭技术至今依然领先世界。美国非但没有将火箭技术束之高阁,反而还掌握着多个成熟可靠且后续发展潜力巨大的火箭系列。

▲德尔塔IV重型长期领先世界

当今美国运载火箭的技术相当成熟,只不过相比于当年万众瞩目的土星五号和昙花一现的航天飞机,要显得缺少卖点和新意罢了。当前肩负着美国GPS卫星发射重任的德尔塔IV系列,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

▲长期力压群雄的德尔塔IV重型(右一)

实际仅为德尔塔IV中型的重载型号

(美国火箭技术始终过硬)

而正是这样一个在美国火箭发展史上可能都不值一提的“无名小辈”,在进入21世纪的多年里,竟稳坐世界运力最大火箭(28.3吨)的宝座,直到近年才被本国的“猎鹰重型”(63.8吨)所取代。

而我国在“大火箭”(长征五号)首飞之后,才拥有了运力达到20吨级的运载火箭,而真正能够媲美德尔塔IV重型的长征五号乙(25吨)甚至仍未投入使用。不难看出,中国不仅是航天,在火箭技术方面也是任重道远。

从某种角度来看,当今中国“大火箭”的地位实际与“大飞机”的情况颇为相似。有中国“大飞机”之称的C,其体量实际仅与当今美国干线客机中较小的波音相当。

▲中国的进步举世瞩目

但需要走的路却还有很长

但C的意义,就在于填补了中国在国产干线客机方面的空白。也就是说,我国首先解决的是“大飞机”有无的问题。但若想要拥有自己的波音和A,注定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当今火箭领域中的长征五号,正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毫不夸张地讲,中国航天实际依然处在查漏补缺甚至是填补空白的阶段。

▲当代火箭之王“猎鹰重型”本质上

也是一种重载版中型火箭

而无论是“德尔塔IV重型”还是“猎鹰重型”,这些也不过是美国在中型运载火箭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重载型号(通过捆绑芯级火箭,实现中型火箭重载化的目的)。

▲“猎鹰重型”的成功发射与回收堪称

美国登月之后的又一壮举

而与当年土星五号那样的巨无霸相比,当今美国的“大火箭”更像是“矬子里面拔将军”。也就是说,如今运力逆天的“猎鹰重型”,甚至还没有体现出美国超重型火箭的真正技术实力。

▲“猎鹰重型”(左三)仅是SpaceX公司

火箭发展计划中的一个过渡型号

即便是这些“拿来凑合用”的产品,在当前也是需要我国下大力气去追赶的目标,更不要说这些火箭本身还具有一些创新之处了。

而在深空探测方面,美国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所谓深空探测,是指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太空探索。从理论上来说,探月也只能算是深空探测的一个起点。

几十年来,除了探月工程外,我国大多数航天成就都集中在航天科技的应用上,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天宫空间实验室还是北斗导航卫星,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注重航天科技的应用性,在短期来看,更能造福于人。但深空探测的重要性同样显著,从长远来看,其有利于催生一系列前瞻性的学科与技术,同时有助于推动当今空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空探测有助于推动

空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今中国开始将目光投向火星,正是看到了深空探测的重要价值。环顾四周,邻国日本和印度如今都已向火星发射过探测器,分别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和第四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中国自然不能落下。

3

提升航天影响力

不仅限于宣传成果

航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对全人类而言皆是如此。但航天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民间的吸引力,却完全不同。

▲对当时的苏联而言,加加林上天的

政治意义显然超过了航天意义

提升航天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宣传成果,更要让每一个人认识到航天科技对国家和未来的重要性,因为你永远无法让一个还在质疑“航天与自己有何关系”的人去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年科幻电影中

搭载火箭旅行的的情节

如今已被马斯克逐渐变为现实

在美国,民众对于航天的向往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事实上,NASA对于美国民众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个航天机构的名称,更多的人则将其视为“帮助人类飞天的梦工厂”,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神圣殿堂。

如今,美国的科幻大片几乎全部都与太空话题相关,航天几乎成为了未来的代名词,而这对美国民众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当无数美国青年为“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回收而欢呼雀跃时,我们的年轻人又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jbzdu/866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