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形态 > 被欧美封锁20年的核心技术,已被我国突破

被欧美封锁20年的核心技术,已被我国突破

发布时间:2024/8/12 12:29:24   点击数: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已经航天事业的发展,液氢相对于气化氢在规模化应用以及存储、运输中具备的明显优势,未来一定会得到大规模应用。

众所周知的是,液氢是有大气中的氢气经过液化处理得来的,正常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0.37K,也就是-.7℃,凝固点也为-.19℃,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高能低温液体燃料。但由于氢的临界温度和转化温度都非常低,且气化替热小,所以液化非常困难,尤其是生产过程以及储存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液氢的生产也成为氢能开发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人类已经研究液氢一个多世纪,许多关键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就发表了相关的液氢相关论文,他使用醚和固体二氧化碳,将温度降低至-℃,发现了包括氢气等沸点低于该温度的气体,被称为永久气体,为人类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年,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詹姆斯德瓦尔爵士首次实现了液化氢,为后来的液氢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如今,无论是美国、日本、欧洲还是中国,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都对液氢的需求和发展都与日俱增。

美国从50年开始,就已经工业化生产液氢,所生产的液氢让土星5号成功登月,也让其他大型火箭成功升空,除此之外,相关大学、研究所、食品工业、半导体等等领域得到液氢供应,让相关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且,在年-年液氢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日产液氢接近T。

可以看出,美国在液氢生产和技术研究方面都是霸主级,虽说同时期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都有工业化规模生产装置,但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美国相比,更不提大规模工业化的价格成本优势。

此前,在欧美等国家地区中,液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液氢使用和存储都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并对我国在内的后发国家,进行了长达20年的技术封锁和部分禁运。这也让我国在该领域中的,液化氢气装置核心设备依然依赖进口,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9月,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了第一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液化氢系统装置,并成功实现稳定生产,设计每日产量为1.7T,实测每日满负荷产量为2.3T。这足以是让全体国人感到振奋的消息,这也让我国彻底摆脱液氢装置依赖进口的窘境,其意义不亚于自主生产高精度光刻机。

为什么说液氢装置如此重要,因为随着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的长足发展,天宫1号空间站投入长期使用后,势必会面临比以往更加频繁的火箭发射任务。如果在核心的燃料生产方面受制于人,那么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危害相当之大,是国家级战略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

并且,在我国彻底国产化液氢前,就已经获得国外同行的认可,早在年,我国就与韩国相关公司签订了大型制冷机的出口,打破了欧美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还发动特色技能“白菜化”,相关原料与设备平均价格下降颇多,这也标志着我国在低温制冷系统的核心技术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

液氢能源国产化后,这对于我国能快速建立完善的氢能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利于助力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相关多个产业的基础研发领域具有重大的影响,也助力我国基础科学发展,打破相关大国对我们的封锁,提振民族自信心。

希望我国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可以加大科研力度,突破更多封锁,增加我国科学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就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jbzli/903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