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太阳系中质量、体积仅次于木星。土星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外围的那一个光环。这个光环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较少数的岩石以及等离子。就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土星的卫星数有82颗。其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统中最大和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今天它也将成为我们的主角。
木星土卫六于年3月25日被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现,这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后发现的第一颗卫星。而在年11月18日,泰坦再一次近入人们的视野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这一天公布了土星最大卫星“泰坦”的首张全球地质图。这张地质图其中包括广阔的平原、布满冰冻有机物质的沙丘和由液态甲烷所组成的湖泊。这幅图展示了一个被认为是在地球之外寻找生命强有力候选者的奇异世界。
泰坦的地质图那么,这些外星生命的生存地点似乎只有那些深不见底的甲烷湖。可这些甲烷湖泊最开始是是如何形成的?根据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航天器的雷达数据,最新发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场景来解释这个问题。这些模型表明,变暖的氮气爆炸使得土卫六地壳中形成了盆地。而里面含有甲烷的液态湖泊则是因为气体甲烷和乙烷碳氢化合物在泰坦寒冷的气候中表现为液体,而后在盆地中积累所形成的。这一点形成湖泊的原因不像地球从云层中倾泻而下来形成湖泊海洋。
泰坦中的湖泊从地质角度而言,泰坦是太阳系中最多样的。尽管地球与泰坦的物质、气温与重力场有所差异,但许多表面特征却很相似,这可以解读为是相同地质作用的产物。这表明泰坦的地貌是由多种力量形塑而成,包括撞击坑、液体与空气侵蚀、含有甲烷的雨水、地壳板块运动与可能的火山活动。那么现在有机物对于泰坦可能形成生命而言至关重要,科学家中许多人认为,泰坦冰冷外壳下的液态海洋可能发展出生命。他们还认为有机物质可以往下渗透到液态海洋,如果有生命演化,将可提供形成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在这种条件下,泰坦将成为最有可能还有外星生物的星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