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说过血液粘稠吧?
它=高血脂?
血液黏稠属于血液流变学的范畴,通过对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等的测定,可以预测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全血黏度的测量是反映血液流动特性的一个宏观指标,当血液黏度增高时,血液流动受阻,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高,使血液流入微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流量减少、通过能力降低,导致人嗜睡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导致脑梗死等疾病。
血脂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当每日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这些热量除以肝糖原或肌糖原的形式贮存外,几乎都会完全转换成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由此可见,肥胖与血脂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血液黏稠可能是高血脂导致的,但决定血液黏稠度的并不只有血脂一个因素,而是好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血液到底是怎样变黏稠的呢?
人的血液就像包容了许多物质的一种特殊液体。假如用水溶液来比喻,更能说明问题。如某一种溶解了多种物质的水溶液,溶液中任何一种物质增多,都会使水溶液的浓度加大,变得更“稠”。如果溶解中物质的量没有变,但水少了,浓度也会加大。同理,如果血脂高了,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多了、血糖高了,或出现了其他异常的大分子物质,血液黏稠度也会升高;水少了,血液黏稠度同样会升高。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血液黏稠与高血脂画等号。
血液粘稠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
如过度吸烟、饮酒,可导致血液黏稠度高,所以喜好烟酒的人应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最好戒烟限酒。生活不规律,长时间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重,也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高,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快。此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加速内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时饭菜宜清淡,多吃粗粮、绿叶蔬菜和瓜果,如黄豆、黑豆、玉米、燕麦、生姜、大蒜、洋葱、香菇、山楂、苹果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脂肪和甜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少食为佳。
特别提醒
血黏度的化验受影响因素较多,检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临床上对中年以上人群还是以血脂全套检查为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具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血脂全套检查。
内容来自人民健康网
制作:史思涵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