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科学家猜测,在经过几十亿年之后,木星将从一颗行星变成一颗如太阳一般散发光和热的恒星,那时木星将吞噬太阳系内的七大行星。到时候人类到底该如何才能幸存?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体积为1.×10^15km,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它和太阳的成分十分相似,但由于木星的质量太小,导致它不能进行聚变反应。但一旦木星的质量大于木星的7%,就会引发强烈的聚变反应。当木星产生聚变反应后,就会发出大量的光和热,成为自太阳后的第二颗恒星。
这时木星的引力就会加强,吞噬周遭的小行星,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其实这并不是所谓的“推论”,45亿年前的木星就吞噬过一颗质量约为地球10倍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冰冷的物质构成。在当时,两颗行星相撞后,木星的核心直接被撞裂,但恰好有些超大密度的物质正好在此刻和木星本身的氢、氦相融,重塑了木星的核心。
而现在,如果木星变成了“小太阳”,就会率先吸引体积和质量更大的土星。而且由于木星的总量和土星的差距不大,所以这次的撞击实际上是让两颗体积相同的行星融合在了一起。
到那时,它们的卫星会率先发生碰撞,产生大量的行星碎片。这些碎片会像暴雨一样降落到木星上,还有一部分会漂浮在空中,成为木星星环的一部分。而且因为这次撞击,木星的温度将会瞬间暴增,导致土星上的任何物质,都会木星的大气融合为一体。在这次撞击结束后,木星的质量和重力至少可以增加30%。
接下来就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很多的卫星,但如果和和木星撞击的话,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木星融化,变成木星星环和大气的一部分,让木星再次增重10%。
随后就是两个更小的岩石行星——金星和火星。
由于这两颗的行星的体积太小,当它们和吸收了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木星相撞时,甚至不会对木星的核心产生影响。在它们进入木星大气层的时候,就会被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融化。
但是最惨的还当属水星,它的体积太小,只有6.×10^10km,甚至比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3还要小,所以它会直接被木星的星环撕成粉碎。
到那个时候,太阳系内就只剩下地球和木星了。
此刻的木星“吃完了”周围的邻居,质量几乎增加了40%,不过依旧无法和太阳相提并论,不可能依靠引力把地球从木星旁边吸走。因此木星如果要想吞噬地球,就必须主动来找地球。
而且木星本身就巨大,即便是吞噬了它的7个邻居,它也不会增大多少。当它质量增加%时,它依旧会保持现在的大小,额外的质量,都用来让木星变得更加密集,所以木星不是变大,而是变小。
这个时候的木星引力加强,则地球完全有可能直冲木星而去。这个时候,地球也会被木星的星环撕裂,成为木星的一部分。
不过按照现实情况的发展,木星要等到几十亿年后,才会有真么恐怖的破坏力。那个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进入老年期,人类估计的科技水准估计也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造个飞船逃跑说不定也是可能的。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到那个时代地球的主人不再是人类,“人”这个物种也已经成为地球上的新物种口中的“远古人”。地球的“生死”该是新物种该头疼的问题了。
但如果就在此刻,木星就来到地球附近,人类估计就只能想办法“流浪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