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8月30号撰文《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推迟,美国年重返月球只能沦为口号》中强调,美国NASA在火箭发动机方面的技术短板是一贯的,而且目前看来美国在这方面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这不,原定8月29号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在发现引擎和液氢燃料泄漏问题后推迟到9月3号下午2:17发射。然而,9月3号依旧没有解决问题,NASA决定下一个试发射窗口时间为9月5日。
两天时间能干什么?
令笔者不解的是,从8月29号到3号,中间隔了三四天,问题依旧没有解决。那么,从9月3号间隔一天,到9月5号就能解决问题吗?在我看来,火箭发动机和液氢液氧燃料泄漏问题并非在发射架上能解决的问题。设计缺陷并不是后期直接贴个“创可贴”就能解决的。
除非NASA冒险在9月5号发射,也就是说,宁愿发射失败,也不愿意一再推迟,从而去营造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外界印象。要知道,美国NASA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都是因为引擎和燃料问题导致了爆炸。
9月5号能顺利发射吗?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液氢泄漏问题不是小事情,毕竟发射火箭在大气层内由于火箭高速飞行带来的高温会让液氢引燃,乃至于火箭爆炸解体。在明知道这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前,NASA还是不敢轻易冒险。
即便NASA能在9月5号如期发射,但这枚火箭的安全系数仍值得怀疑。美国的“重返月球”战略一再延期,原定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于年首飞。该计划原定整个项目费用60亿美元,但据最新估算,到年,该项目将耗资亿美元。火箭也从原本可回收利用改为了一次性火箭,但即便如此,这枚火箭的发射历程一波三折。
阿尔忒弥斯1号就是个拼凑货
阿尔忒弥斯1号虽然是航天史上迄今最强大的运载火箭,但它使用的技术却没有多少创新,实际上是航天飞机和阿波罗时代的土星五号火箭的混合体。它的主引擎等一些组件,来自或基于11年前已经废止的NASA航天飞机计划使用的系统。它的主发动机燃料由液氧和液氢组成,同时又有两个源自航天飞机的捆绑式固体火箭助推器。
所以,尽管NASA声称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是全新设计的火箭,但航天技术并不是叠纸飞机。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非常重要,而且技术是有传承和迭代关系的。从来没有什么“全新”的技术,都是前代技术的延续和革新。尤其是阿尔忒弥斯1号这样的火箭,可靠性比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
结束语:
面对美国“重返月球”的勃勃雄心,以及该项目计划严重延宕的传统,我们唯有祝福阿尔忒弥斯1号能在9月5号顺利发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