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23岁、24岁、35岁
他们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就面临绝望。
你离糖尿病,并不遥远
24岁那年,他被查出了糖尿病
经过和糖尿病15年的抗争
今年39岁的他还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而面临截肢。
像这样年纪轻轻就饱受糖尿病折磨的例子还有很多
35岁的杨天真为治糖尿病切掉半个胃
23岁的电竞选手Uzi
因糖尿病退役
7岁儿童
患糖尿病进ICU抢救
你以为老了之后才可能发生的糖尿病
正在找上年轻人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早就不是中老年的专利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数1.亿,每年有83.4万人死于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在一份-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中显示:
中国成人居民的糖尿病总标准化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的标准化患病率35.2%。
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每2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而其中18-29岁人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是20年前的4倍,这个数字以后可能还会越来越高!
儿童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小糖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啥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处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水平间的糖代谢异常阶段,也就是,糖尿病的准预备队。
这种高危人群,稍稍不注意,可能一杯奶茶的工夫,形成量变,就「光荣地」加入了糖尿病的群体,从此只能打针吃药,克制饮食,死盯血糖,担惊受怕……
你还敢说,你离糖尿病很遥远么?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
1、遗传
父母有糖尿病还不节制,大概率会有
2、环境因素
包括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子宫内环境更多的是妊娠期生理变化。
更多的还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
营养过剩你以为是吃糖多?
营养过剩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脂肪摄入过度,脂肪提供的能量比糖更高,只是糖尿最明显的表现是血/尿糖高。
糖尿病患者饮食禁忌中,油脂的注意事项更多:
内容来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常常在电脑、手机前久坐不运动,大脑一直在思考身体过度消耗,三餐不规律,油腻、甜食摄入多,垃圾食品吃得多……哪一样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我们没有?
糖尿病的可怕
如果把你称之为sweetgirl或sweetboy多少还有点浪漫可言,但如果是糖尿病的糖呢,那恐怕只有惊吓了。
糖尿病一旦发生很难根治,20岁得了糖尿病,可能未来60年都要与她抗争。
我在临床上也看到过糖尿病初期根治的例子,但更多的人还是无法根治,终生服药。
更可怕的在于并发症
你可以这么想,水果在高浓度糖的环境下会变了性质化身果脯蜜饯,那么人体的组织器官在高血糖的环境下长期「腌制」,谁能保证正常的组织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呢?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神经病变→神经坏死、麻木→生不如死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视障or失明
肾病→肾衰竭→波及全身器官→狗带
细菌、真菌等更容易滋生→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
还可能像文章开头的男生一样患上糖尿病足,最后只能截肢
最可怕的是,糖尿病可能引起心肌梗死,不知道哪一刻就会躲走人的生命...
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终生服药、胰岛素,还不包括治疗并发症。
医院的观察,费用只是压力,最大的痛苦是每天都要吃药、甚至餐前注射胰岛素、不能吃甜点、奶茶,严格控制饮食(生活)还没有结束的绝望。
糖尿病实力自测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先天遗传生来就有的,这个咱们暂且不表,这里讨论的是后天出现的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没有很明显的早期症状,即使出现了症状也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搞混,以至于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却不自知,如果有下面的问题就真的要注意了:
体重突然减轻
频繁出现口腔问题
经常手脚麻木
经常口感舌燥
撒尿次数变多
刚吃过饭就开始饿
尤其是高危人群:
超重BMI≥24kg/m2
内脏型肥胖人群(腰围:男生≥90cm,女生85≥cm)
长期久坐
都有可能是糖尿病在预警,医院做些检查。
糖尿病,预防=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词,但有相似疾病的名字:消渴
《黄帝内经》:「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在中医看来,长期的肥甘厚味,暴饮暴食伤了脾胃。这些肥、甘食物在内化热,影响了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
也有因情绪、环境伤了脾胃,影响糖、脂肪的代谢(运化),不能被好好的利用,食物营养都留在血中。
预防糖尿病,生活一定要做些改变。
1.增加运动
营养过剩的本质还是运动少,人一天吃的东西是有限的,运动更有限的时候,营养就多了。
超重一定要减肥,多做传统、有氧运动。运动也能帮助脾胃运化食物,帮助身体利用营养。
2.饮食注意
糖尿病很大程度是吃出来的。
减少三餐中精米、精面类食品的量,减少高胆固醇类食物(动物内脏,大肥肉,奶油等)的摄入,增加全谷杂豆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杂粮,比如莜麦、荞麦、燕麦、小米、鹰嘴豆、黑豆等等。
如果你有一点糖尿病的倾向,想要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