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胡爱荣主任医师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它在机体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慢性肝病是由多种病因(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的慢性肝损伤。在我国,目前仍以乙型肝炎为主要病因,但脂肪肝(包括非酒精性和酒精性)和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多,需要引起重视。
实际上,肝脏具有强大的自身修复功能,但是这种修复并不能使肝脏回到原来的状态,而是在坏死肝细胞的基础上形成瘢痕(瘢痕修复,即胶原纤维的沉积)。久而久之,慢性肝病由于致病因素的不断损伤(病毒因素、免疫损伤、炎症损伤等),肝细胞不断死亡,瘢痕组织不断沉积,导致肝脏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这种损伤大多数是隐匿性的,病人很少有较明显的不舒适,往往是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有些病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小板降低,辗转于血液科等多个科室,最终确定为肝硬化。但如果损伤过于强烈,则会导致重型肝炎。因此,对于慢性肝病,我们强调的是需要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肝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治疗和干预。
一、乙型肝炎1、目前,反映肝脏损伤最常用的指标仍是肝功能(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但该指标与肝损伤的实际程度仍有不一致。我们的研究1发现近30%的肝功能正常的乙肝人群(所谓的“健康携带者”)存在明显的肝脏疾病进展,是需要治疗的对象。我国台湾学者2通过对例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即肝功能正常、并且乙肝病毒水平较低的人群)长达1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依然有进展为肝细胞癌和肝脏相关死亡事件的风险。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乙肝人群切不可大意。
2、随着近十余年来有效抗病毒治疗的应用和推广(包括强效低耐药的口服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些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终末期肝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但我们强调的是“能够延缓和减少,而不是完全阻止或杜绝”。也就是说,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疾病仍有可能继续进展,只不过其发生率大大降低、进展速度大大减缓。因此,病情稳定后仍需要定期检查。其一是为了监测病情是否仍在进展或进展的速度如何?其二是为了监测上述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如何?如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口服药物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的肾损害和骨密度降低等。其三是为了监测口服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现象比较突出。
二、脂肪肝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不断富裕,饮食质与量的提高,很多不健康生活方式而至的疾病随之而来,诸如肥胖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有人把它们称为“富贵病”。这些都与脂肪性肝病有密切关联。
由嗜酒引起的脂肪肝称为酒精性脂肪肝;其他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妊娠等引起的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我们一直认为相对于乙肝的治疗要困难。
因为:
1、目前还没有针对于脂肪肝的特效药物,目前应用的都是抗炎保肝、抗氧化、调脂以及胰岛素増敏剂等。
2、脂肪肝的饮食控制及有氧运动在目前的实际生活中一般人很少能够坚持下来。对于脂肪肝,要做到控制饮食量(低脂,低糖饮食,控制米饭、面食等含淀粉或高糖食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贵在持之以恒。
3、目前,公众对于脂肪肝的认识不够,以为脂肪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乙肝则很危险。实际上,脂肪肝一样会进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甚至进展速度还要比乙肝快。而乙医院复诊,与医生交流。
4、脂肪肝只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疾病,许多人除了脂肪肝外,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肥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甚至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因此治疗是个多学科的配合,而目前在中国,接受全方位治疗的情况比较少。因此,脂肪肝的定期检查亦然十分重要,目的是筛查肝脏疾病的进展和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的进展。
SE
声明:本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