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到底有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都想要搞明白的事情,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探索宇宙深空的景象,科学家建造了星际飞船,向着太阳系边缘不断前进。
说起星际飞船,可能很多朋友会想到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它们都走出了日球层,对人类了解太阳系边缘做出了突出贡献。可是很少人知道,在旅行者号飞船之前,已经有两个“先辈”走在了前面,它们就是先驱者10和先驱者11号星际探测器。
最早走向星空深处的是先驱者10号,它于年发射,开始了星际探索之旅,一年之后,先驱者11号紧跟大哥的步伐,也走向了星空。
科学家将这两个探测器以先驱者命名,就是为了后来的旅行者号探路,要知道在先驱者号出现之前,科学家已经探测到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带,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有科学家认为,星际飞船穿越小行星带是非常危险的,失败
的
可能性很高。
星际飞船要走向星空深处,需要木星的加速,无法绕过小行星带,必须要从它们之间穿过,小行星是否无法安全通过?先驱者10号的经历给出了答案,并没有撞击到小行星,而是安全通过了小行星带,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安穿越小行星带的探测器。
有了先驱者11号的探路,科学家也了解了小行星带的一些情况,它并没有我们过去想象的那么无法穿越,只要轨道计算没有出现错误,小行星是无法阻碍星际飞船的步伐。
先驱者10和11号都近距离观测了木星,给人类了解木星提供了第一份资料,然后经过木星的引力加速,向着太阳系边缘前进,到了年,先驱者10号的能源用尽,彻底和人类失去了联系。
从年到年,先驱者号星际飞船跟地球保持联系也达到了30年,虽然没有了联系,但是它们的前进步伐不会停止,直到现在也一直在前行,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它们到了哪个位置。
先驱者号只是探测者,真正开始星际之旅的则是后来的旅行者号飞船,虽然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出发的时间比先驱者号晚了几年,但是它们身上的科技水平更高,不仅携带着各种先进的探测设备,而且还装备了核电池,能够运行更长的时间。
最先发出的是旅行者2号,于年8月20日升空,旅行者1号则晚了半个月,于年9月5日升空。虽然旅行者1号出发的时间晚,但是却走在了旅行者2号的前面,最早到达太阳系边缘,第一个穿越日球层顶,进入星际空间。
为什么旅行者2号落在了旅行者1号的后面?难道它的速度慢?并不是,主要是它们所肩负的任务有所差别,旅行者1号的任务很简单,完成对木星,土星以及相关的卫星探测之后,就加足马力,一路超着太阳系外前进。
旅行者2号的任务就比较多了,不仅要探测木星,土星以及一些卫星,而且一路前行还要探测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天体。
探测任务的增多,减缓了旅行者2号的步伐,让它到达太阳系边缘的时间比旅行者1号晚了几年,从对人类贡献的角度来分析,旅行者2号做出的贡献更大,只不过在荣誉方面,它就无法跟大哥旅行者1号相比了。
旅行者1号拥有了很多头衔,人类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的星际飞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穿越日球层顶的星际飞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航天器,人类历史上首张深空照片的拍摄等。这些头衔让旅行者1号成为了人类的贡献,知名度也是最高。
旅行者1号在飞越土星之后,距离地球约64亿公里的位置,给太阳系拍摄了一个“全家福”,这张照片中有我们的家园地球,可是我们在照片中我们却看不到地球的身影,直到科学家将照片放大很多倍之后,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渺小的白点。
这个白点就是我们的地球,而地球在这张照片中的大小只有0.12像素,可见它有多么的渺小。也就是这张照片,让我们陷入了沉思,甚至让我们对深空产生了恐惧,不少的人们思考:人类的出路在何处?
我们站在地球上,认为地球很大,古人还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通过这张照片,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地球的渺小,人类的渺小。在太阳系的面前,地球连一粒小小的尘埃也算不上,而在银河系面前,太阳系也同样渺小如尘埃。
银河系在宇宙中很大吗?当然不是,仅仅是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科学家认为存在的银河系数量也达到了亿个。浩瀚的宇宙,渺小的地球,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人类在宇宙面前太渺小了,我们能够真正探索了解宇宙吗?人类真的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吗?
当然,思考这些,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来说,还太过于遥远,旅行者1号已经飞行了40多年,距离超过了亿公里,进入了星际空间。可是这个星际空间并没有超出太阳系范围,仍然在太阳系内运行,可能不少朋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就涉及到对太阳系范围的划分。
从行星的角度,太阳系的范围就是八大行星所在的空间,可是从太阳引力的角度来分析,太阳系的范围就大得多了,最远的边界是奥尔特星云,奥尔特星云的直径达到了2光年,远远超过海王星,冥王星轨道。
按照旅行者1号的速度,要走出太阳系,需要至少年的时间。按照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数万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人类将科技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那个时候,人类有可能已经成为星际文明,足迹遍布银河系的各个角落。
在如今的科技视野下,旅行者号的速度非常快,可是在宇宙空间面前,这个速度太慢了,连小小的太阳系都很难走出去,更不要说到达外星系了。只有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有了更先进的速度模式,将飞船的速度提升到亚光速,光速甚至是超光速,人类才会真正具备探索了解宇宙的能力,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