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观测记录 > 韩国世界号火箭研制历时12年,耗资1

韩国世界号火箭研制历时12年,耗资1

发布时间:2024/2/23 13:08:55   点击数:

6月21日,随着韩国世界号火箭的成功发射,韩国成为全球第7个拥有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打通“航天之路”,成为“宇宙强国”是韩国的梦想,世界号的发射因此被韩国人视为“里程碑瞬间”。那么,耗资亿元人民币的世界号火箭,技术水平怎么样,韩国的航天距离航天大国还有多远呢?

韩国研制“世界”号运载火箭耗时长达12年,举全国之力,有上百家韩国企业参与,总投资将近亿人民币。虽然世界号运载火箭曾两次推迟发射,但韩国民众依然对其充满期待,因为它是韩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此次,“世界”号的成功发射,也意味着韩国将成为全球第七个拥有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世界”号运载火箭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由4台发动机组成,单台推力75吨级,第二级火箭捆绑一个发动机可在真空中产生千牛的推力,第三级的动力则能在真空中产生68.7千牛的推力,这三级发动机的总推力,可以让自重吨的“世界”号将一枚大约1.5吨重的卫星,送到至公里高空的轨道中。

“世界”号的发射成功对于韩国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其技术水平依然不高。拿中国新一代火箭家族中体型最小的长征六号来说,长征六号一二级动力和“世界”号相同,都是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但长征六号是可以将约1吨重的载荷送到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并且长征六号火箭的总重量只有吨,只有“世界”号的一半。

有韩国网友认为他们的火箭才刚起步,现在就对比世界水平还太早。那么像“世界”这种吨级起飞重量、1.5吨运载能力的火箭到底相当于什么水平呢?如果仅以运载能力来衡量的话,“世界”号大概是中国40年前的水平,我国第一代液体火箭长征二号的总重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4吨,这依然比“世界”号的性能还是要略高一些。

说到“世界”号的运载能力,这里就要提到其使用的KRE-发动机,虽然该发动机采用更好的材料跟技术;但其推力参数依然不算好看。美国50年代为土星五号火箭开发的F-1液氧煤油发动机,其比冲为秒(真空)/秒(海平面),而KRE-发动机的比冲则为秒(真空)/.7秒(海平面),比如一对比,就能看出韩国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差距还是相当大的,70年都不止。

不过,虽然在运载火箭技术,韩国还处于落后阶段。但有总比没有强,并且韩国除了发展“世界”号之外,还制定了其他雄心勃勃的航天事业计划,包括研制“月球探测器”,遥感和气象卫星;另外,像韩国三星这样的大公司,还希望打造一个通信卫星星座计划。可以说,对于航天技术不仅是韩国企业有需求,很可能还会成为韩国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航空技术专家黄志澄表示,韩国在半导体和芯片上有优势,但它的航空技术还是相对落后的,并且从目前来看,韩国航天事业要走得更远,还有很多瓶颈。比如韩国自研的火箭发动机,比冲不是很高,这会限制火箭的整体性能。光是发动机这一项,韩国就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背后需要很强的工业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lcbiaox/85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