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观测记录 > 寻望星空从肉眼到天眼的仰望见证中

寻望星空从肉眼到天眼的仰望见证中

发布时间:2023-10-14 12:43:43   点击数:

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百年诞辰。

年前的中国,尚处于内忧外患、国力羸弱之际。无数仁人志士走上思想改良或实业救国的道路,但也有一些人执着于仰望星空,坚持看似无用的天文观测。

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发现了一个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的原子气体结构,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又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

从肉眼到天眼,从小众到大众,是什么激发了中国近现代天文研究的“能级跃迁”?又是谁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一起“追星”?

何先生的“路边摊”。受访者供图“不知能不能拍到火星的冰盖”

年11月12日,北京入冬的第一场大风降温,赶走了持续几天的阴霾。适逢周末,晚上9点多,白石桥地铁口已少有行人。过街天桥旁的空地上,一个支着三角架、摆着电脑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市民何先生本年度第3次出摊拍摄。他就住在旁边小区,今天的目标是火星。

记者穿着厚羽绒服还冻得直跺脚,忙着摆弄设备的何先生,反而兴奋地说:“今晚不知能不能拍到火星的冰盖。北京一刮风空气就特透亮,有人还在阳台拍过深空(天体)呢。”

说话间他停下手里的活,翻着手机相册给记者看:“这是我前两天拍的木星,这是土星……”

这时,一个年轻姑娘和一个大叔,相继在何先生的“摊位”前放慢脚步。

“是拍月亮吗?”年轻姑娘问。

“反射镜配电子目镜啊!能拍到很多细节。”中年大叔说。

“您真懂行!”

……

一个寒冷的夜晚,几个陌生人之间,因为一架望远镜迅速拉近了距离。

这一切,并不意外。就在几天前,因赶上年一遇的“月全食掩天王星”,北京天文馆的直播,引发全网围观。

直播中连线的上海天文爱好者说,外滩最好的拍摄机位下午已被抢占一空。

曾几何时,这些高大上的设备只能停留在普通人的梦里。

抖音博主“老王的闲白”回忆说,小时候常看《我们爱科学》杂志,对广告页上的望远镜迷得不行。只可惜那个年代,哪怕一架最简陋的天文望远镜,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奢侈品。

他没敢和家长提,可又忍不住,终于憋出一个歪招儿,早早上小床装睡觉,扛到很晚才闭着眼睛说“梦话”:“我想要目镜5倍、物镜20倍的天文望远镜!东交民巷《我们爱科学》读者服务部有卖的……”

善解人意的父母相视一笑,后来还找由头“顺路”去了这个读者服务部,可“老王”看到标价后,又不好意思要了。

虽然之后学业和事业都没能和天文同路,但老王延续了对科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lcbiaox/81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