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脂是高脂血症(现又称血脂异常)的俗称,指血液中脂质(主要是脂肪和胆固醇)异常升高。
高血脂一直被医学界视为"沉默杀手"是很有道理的。高血脂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不容易被患者察觉,但它却是引起冠心病、脑血栓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而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现已公认,降低血脂是预防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
目前,临床上检测血脂的基本项目主要有4个,分别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总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过高是导致冠心病、脑血栓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
可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心肌梗死的"元凶",脑血栓的"帮凶"。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才是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而不是三酰甘油(TG)。
重视三酰甘油而不重视胆固醇(特别是LDL-C)是一个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错误。另一个常见错误是在调脂治疗时,一些人以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化验单"正常值"(LDL-C<3.37mmol/L或<mg/dl)就可以了,岂不知对很多高血脂患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及做过介入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患过心肌梗死的人、肥胖或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正确的做法是把LDL-C降至2.59mmol/L(mg/dl)或更低,否则就不算治疗达标。
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随着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人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转变为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的"三高饮食",再加上吸烟,运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群也迅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人群胆固醇水平持续增加,高血脂发病率也持续增加,直接加剧了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另一方面,高胆固醇(或其他形式的血脂异常)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又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治。摄入平衡合理的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都是防治高血脂,进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改善高血脂其实可以不用吃药,内科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药强
1.高血脂患者要多吃含月麻亚油脂成分的食物,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凝血的作用,对于血脂偏高,血管堵塞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足够的月麻亚油脂的食物或者植物油,这些食物和植物油有的含有植物甾醇成分,能起到双重降血脂的作用。
2.揉搓耳朵。揉搓耳朵,有反馈性的激发人体功能作用,可促使气血运行,调动人体的正气和抗病能力、免疫力、代谢力,从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如经常揉搓耳朵,能缓解疲劳,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对眩晕、头疼、失眠、神经衰弱等引起的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调整人体的阴阳使之平衡,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强健身体,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有报导常搓耳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囊收缩,防治胆结石、胆囊炎的发生和发展,又有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调整血压等作用。
"
-END-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