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调味料“四君子”是什么吗?
葱、姜、蒜、椒
它们不仅能够增加食物鲜味
还能杀菌去霉
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肉类多放花椒:
花椒是土生土场的中国原产香料,味辛、性热,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花椒气味芳香,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还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除此之外,服食花椒水还能驱除寄生虫。
烧肉时宜多放一些花椒,有助暖作用,牛肉、羊肉更应多放。
鱼类多放姜:
生姜又称“食物中的阿司匹林”,因为生姜里含有姜酚,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上,和阿司匹林相差无几,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对关节疼痛、肿胀、发炎及牙痛等也有一定效果。
还可有清胃、促进肠内蠕动、降低胆固醇、治疗恶心呕吐、抗病毒感冒、稀释血液和减轻风湿病等多种功能。
鱼腥气大,性寒,食之不当会产生呕吐症状。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时多放姜,可以帮助消化。
贝类多放葱:
营养学家发现,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以及钙、铁、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皮肤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流行。
大葱不仅仅能够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够抵抗过敏。
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过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调时就应多放一些大葱,避免过敏反应。
葱里提炼出的葱素还有舒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防治高血压。
更为重要的是葱白能有效分解蛋白质,在烹饪含蛋白质和脂肪多的食物时,加上葱就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
禽肉多放蒜:
大蒜以超强的杀菌能力闻名,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因为其含有一种叫蒜氨酸的独有物质,进入血液后会转换为大蒜素。
这种大蒜素即使被稀释仍能杀死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
蒜能够提味。烹调鸡、鸭、鹅肉的时候宜多放蒜,这样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泻肚子。
尽管大蒜对防病治病有诸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建议每天生吃大蒜不要超过4瓣,且不能空腹食用。
而且阴虚火旺,并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心脏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记住这些,愿您吃得美味又健康!别忘了把这份健康带给更多人~
延伸阅读——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每天六七颗,比人参还养人
秋风吹黄了稻谷,吹红了枫叶,也吹熟了一树的冬枣。冬枣皮薄肉脆,甘甜清香,一口一个吃起来特别过瘾,但你以为冬枣只是好吃而已吗?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在中国,枣的栽培历史长达多年,有文字记录的栽培史至少有多年。优胜劣汰,可见古人就很爱枣,民间还流传着“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
1补充维C,软化血管
说到冬枣的营养价值,有一个称呼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维生素C大补丸。
别看冬枣又小又圆,但就在冬枣圆滚滚的小身子里,维生素C含量高达毫克/克,差不多是苹果的60倍,柠檬的10倍,猕猴桃的4倍,称得上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之王。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毫克/天,只需吃一两颗,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就不用愁了。
维生素C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能够抗氧化,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等。维生素C还可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改善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
2解毒养肝
冬枣味甘、性微温,受益于肝、脾等脏器。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所以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吃冬枣,还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养胃。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
4美白、抗衰老
现代研究表明,鲜枣含有多种功效成分,例如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三萜类化合物可抑制癌细胞,提高免疫力。冬枣可以淡化已形成的斑点及色素沉着也可以改善皮肤色泽,在临床上常被用于美白。
5防止便秘
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改善肠道活动,防止便秘也有很大帮助。民间亦有“每天吃枣,郎中少找”之说,因此在产枣季节,不妨多吃些新鲜甜脆的鲜枣!
两种吃法,胜比人参
金秋时节,每天吃几颗鲜枣,最是养人!鲜枣供应时间太短且不耐保存,因此趁着鲜枣上市的季节,赶紧多吃一些!
1鲜枣:最好生吃
生吃鲜枣,利于营养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鲜枣吃多了可能引起腹胀。
提醒:一般冬枣的热量能达到千卡/克,和米饭差不多(千卡/克);而千卡的热量差不多要走步才能消耗掉。
克冬枣,大约就是中等个头的六七颗。因此,每天吃一两把(10颗以内)为宜。
2干枣:煮粥或煲汤
干枣虽然维生素含量下降,但铁含量升高,而且其营养更易吸收,更适合食疗。红枣最大的效用是补血,也就是补充气血亏损。
干枣适合煮粥或煲汤,有助于营养成分释放出来。
3红枣煮蛋:补血养颜
用红枣加桂圆煲红糖水,到枣烂桂圆绵时,打只鸡蛋;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
红枣、桂圆和红糖都有补血的功效,煮出的鸡蛋很滋补。
4红枣泡水:养肝排毒
红枣的一个冲泡细节,决定着它功效的高低。红枣果皮坚韧不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其掰开再冲泡。
需要注意的是,新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这是因为它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用热水煮泡会严重破坏维C。
5红枣泡茶:补气护嗓
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如果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茶了,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
6红枣熬粥:安神助眠
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
4类人最好少吃
1、痰湿偏盛者
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
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不适。偶尔吃一两颗解解馋没问题,但天天吃就不好了。
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2、爱上火的人
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3、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4、糖尿病患者
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
正是鲜枣上市的时节,每天吃上六七颗,比人参还养人。快去水果店买些来,错过就太可惜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