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脂症状 > 临床表现 >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17-12-3 14:21:55   点击数: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日前发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新版《指南》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和血脂异常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指出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0.40%,呈大幅上升趋势,这将导致年至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万。不仅成人,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由于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而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至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至6个月测定1次血脂。

控血脂先控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是血管杀手

高血脂直接增加了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胆结石、脂肪肝的患病危险性。血脂检测项目中,基本的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在这些血脂项目中,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基本因素,是心脑血管健康最大的危险因子。

“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斑块的增大,血管逐渐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破裂产生血栓,会在短时间内栓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治疗不及时在短时间内就会丧失生命。近年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居民77%的冠心病死亡患者是由于血液“坏胆固醇”引发。新版《指南》也指出,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可显著减少其发病及死亡危险。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增高或高密度胆固醇降低与发病危险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

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相关

肥肉和动物内脏要少吃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新版《指南》建议,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每日摄入胆固醇应小于mg,要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至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至40g膳食纤维(其中7至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或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水平。芹菜、玉米、燕麦等都属于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每周5至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控盐。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康健之道纳豆激酶

经过日本纳豆激酶协会的严格检测认证,主原料纳豆激酶取得日本、美国等多项国际专利,并经过溶血栓、抗血凝、降血压等多项重大临床试验验证,确保纳豆激酶活性大于FU/粒的基础上,增加“天然他汀”红曲,是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最新推出的激酶活性最高、成分更科学、功效更全面的现代高科技产品。

多种产品溶栓对比:(中间为康健之道纳豆激酶溶栓速度快又好)

康健之道纳豆激酶在原有成分基础上增添了“天然他汀”红曲。除了纳豆激酶溶栓、降压、抗凝的功效之外,还具备软化血管、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能有效抗自由基,从源头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已形成的斑块能有效固定与消融作用,有效预防心梗、脑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lcbiaox/134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