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脏年龄和他的实际年龄应该是吻合的,但由于城市化、现代化等原因,人们过多地暴露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导致心脏过早衰老。一项对17.7万人心脏年龄的跟踪研究显示,受试者平均实际年龄为53岁,平均“心脏年龄”却为66岁,较实际年龄老了13岁。而且,男性心脏更易衰老。受试者中,男性平均实际年龄为54岁,但“心脏年龄”为69岁;女性平均实际年龄为53岁,“心脏年龄”为63岁。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心脏一生昼夜不停要跳近26亿次。若将人体比作汽车的话,心脏就是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心脏早衰意味着发动机提前老化,即使外表保养得再光鲜亮丽,也会因动力不足而进厂维修。发动机超龄工作,可随时换新的,心脏早衰却没办法焕然一新,只有平时多加爱护,才能让心脏保持年轻态。更值得强调的是,心脏是全身的“营养泵”,一旦它衰老了,泵血功能降低,身体各部位也会随着供血不足逐渐老化,比如胃肠道功能减退,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肾脏功能受影响时,会出现夜尿增多、少尿或下肢水肿;肺功能减退会出现呼吸困难,人体血氧含量随之降低,进而导致心脏不得不加速工作来促进血液循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心脏年龄变大,意味着致命性心脏病和中风风险也会增加,死亡年龄可能因此提前。
心血管病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让公众“知风险,早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发起了“健心行动”,公众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