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外寒包内热”?----读《民间中医蔡长福论伤寒——谈“高血脂、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有感
蔡氏弟子:林崇汉核对:方雅(师父的入室弟子)
说明:蔡氏指蔡长福、蔡长顺、蔡长友三兄弟,有伤寒三剑客及经方三杰的尊称。
一,读后感:为何会出现“外寒包内热”?
(一)外寒包内热起因。
人之初,体安康。因受寒,表证带。表入里,寒化热。热传经,六经病。
有内热的人怕热,贪凉,喜欢吹风扇吹冷气感觉很凉爽很舒服,但吹的时间长了(尤其是下半夜睡着没盖被子吹冷气或汗后脱衣服吹到风及冷气),当身体感觉到凉时,身体就会自动起动“保护体温流失”的功能“装置”,此时毛孔就会关闭,关闭过头就成了“鸡皮疙瘩”。尤其是汗后吹风吹冷气时更易起“鸡皮疙瘩”甚至寒颤。这就相当于锅里的米汤烧开将要外溢时,反而给予盖上一个不透气的高压锅盖,可炉内的火依然继续在烧一样,最终高压锅非爆炸不可。内热的人经常这样受寒(尤其是经常瞬间受寒),病人将会“热上加热”,人的猝死与高压锅爆炸无异。
六经为病尽伤寒,受寒是百病之源,寒气入内从表及里从阳化热从阴化寒,表现为表里夹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无外阴阳表里间。
受寒后化寒变热,于是就有三阳热,然后就有蔡氏创造性地提出“广义的热结旁流”的理论,由此我才能够悟出:“胀一肚屎是人体发生海啸的源头。”
人们常常有四个误区:一是不相信受寒会生病甚至会生重病;二是不相信夏天大热天会受寒,因为他不懂得夏天“处处是人造寒冬“;三是认为受寒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才会生病;四是认为只要躯干(胸腹部)不受寒就没事,四肢受寒无所谓。受寒生病并非需要太长的受寒时间,“表证携带者”很多时候是瞬间受寒其病情就会加重。社会上普见痛经等“表证携带”的女生常常坦胸露背穿超短裙。现代人必须重视并正确处理好在有“温度差”的环境中的穿衣保暖防止瞬间受寒的问题,不然你距离成为病人就是只有“脱穿一件衣服的距离”!
(二)何为“表证携带”?
人受寒后寒气一直携带在身上,诱发了一系列症状。
表证携带如同地表上空存在一层很厚密度很大的乌云。本来天公很公平,下一场雨之后出个太阳就将地面的水晒干,地面的湿气热气就会轻易的蒸发散去。可是,阴天里,乌云挡住了阳光,阳光射不到地面,地面的热气湿气无法蒸发散去,云外的酷热又能透过云层辐射到地面,使地面热上加热。祸不单行的是乌云还在时不时地下雨,又热又湿,这种湿热令农作物都烂掉,何况人乎?人不生病才怪。
(三)太少两感
太阳少阴两经虚,大门关不上,太阳门常开,少阴门常开,风寒直入太阳少阴,这就叫直中伤寒,又称为”太阳少阳两感病“。
风寒入里,阳气不足背恶寒但欲寐,阴气不足谷里化热,谷里化热,还能吃饭,胃里有热,消化的快,能吃不能干事,吃饱了就想睡觉,这就叫背恶寒,口中和,但欲寐,阳不足,不能供养太阳,阴不足,不能供养胃腑,所以胃里生热。腹通谷穴常常生热,腹通谷穴靠近上脘,肾经和胃经是连体,想平衡,谷不能虚,肾不能亏,谷虚肾亏那就得胃病,这就是胃病能吃的由来。”
这类病人我将其归类为“好吃懒做”!这类病人要做事力不从心而且效律低下。若家婆不理解有病的儿媳妇,若父母不理解有病的子女,若领导不理解有病的员工,那么这些病人是很冤枉的。由于整天犯睏乏力疲劳想睡觉,而且还不影响其吃饭,这些病人还易饿而且不耐饿,饿的时候必须马上进食快速充饱其胃,故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其进食速度一点都不为过!还有饭后即想睡觉,典型的是边吃边瞌睡。
这类人为何会犯睏乏力疲劳想睡觉,因为其长期两感(表证)携带,其自身阳气被寒气束表困在体内(外寒包内热),阳气舒发不出来,病人用不到自身的阳气,表现为“阳虚”,于是乎扶阳派就予以大力温阳。可不知,寒气束表的结果是将阳气困在体内成为长期不发烧的感冒(病人非常容易感冒但不发烧,有不少病人误认为其身体好,十几二十年感冒不发烧了),阳气困在体内并产生内热,热又耗阴,阴虚又不能制约胃火,胃火大了就出现易饿不耐饿进食似狼吞虎咽……
这类病人是典型的表里夹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而且是假寒真热假虚真实虚不受补。
最近我治疗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婆,怕冷十多年,大热天都要戴冒子及棉衣,她也是典型的长期太少两感携带、典型的外寒包内热。我予以解表清经热泻腑热固护三阴,疗效明显,以前大热天穿多件厚衣棉衣戴冒子还觉得冷,服药后仅穿一件衬衣也不觉得冷了。其处方如下:
治疗此类病人,扶阳派投以大量的壮阳附子是大错特错的!师父蔡长福提出“补阳不如通阳”,这也符合《内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精神。蔡氏的“四方加术汤”中的麻附辛就是专为此类病人而设的。
(四)影响中医疗效的主要因素。
若表证携带的人再时时刻刻在瞬间受寒,则是时时刻刻在增加云层的厚度和密度。表寒传经入里化热,里热传经灼伤了供应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阴液。太阳表证长期携带,再时时瞬间受寒,新的太阳表证替代了旧的太阳表证,给太阳表证创造接力跑的条件,使太阳经病不断传经入里,表里不断合病并病,使无数的疑难杂症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内乱不断。在此情况下,曾经治疗有效的病人其疗效将会打折或清零。经常有病人问我:"医生,我的病需要吃多长时间的中药才好?"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因为我都不知道病人能如何配合医生?我认为若是边医边受寒,疗效将免谈。我的体会是:
三分治疗七分养,
避风避寒如避箭。
问医吃药不保健,
违章开车买保险!
(五)蔡氏经方锦囊点滴。
用解表药为内热病人解表就相当于打开高压锅的气孔散热;用清经热的药为内热病人清热就相当于给热烫无比的高压锅淋上冷水或冰水降温;用泻大便利尿的药为病人泻腑热利湿热就相当于给炉子关小煤气或抽减柴火减轻热源,这叫“釜底抽薪”!
蔡氏用解表发汗清经热利湿热泻腑热(合病合方)的方法治病,称为“三阳开泰”,《内经》称为“开鬼门洁净腑去莞陈莝”,西医称为“消除炎症风暴”。
感冒的病人有外寒包内热者是这样治,癌症病人有同样的外寒包内热的情况也是这样治,所以才有蔡氏的“癌症就按感冒治”的名言。同理,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病人也有寒包热的情况也是可以按”感冒“来辨治。
长期以来的中医认为:“伤寒感冒致病为外伤,杂病及慢性病属内伤。”蔡氏破天荒地提出“伤寒过经带病学说”,即一切杂病慢性病包括肿瘤癌症都是伤寒过经所遗留下来的疾病。“伤寒过经带病学说”的临床意义是:一切杂病慢性病包括肿瘤癌症都可以按伤寒感冒来辨治。于是就有诸如“肺癌的病根不在肺”的蔡氏名言。同理,高血脂的病根不在于血脂高,高血压的病根也不在于血压高,高血糖的病根也不在于血糖高。
“辨病寻根,治病去因”,这是蔡氏经方的治病思维,治病不辨证解表将徒劳无功。“知道病从何来,设法让病何去”,这是蔡氏经方的六经辨证思维,不及为虚,过之为亢,六经失衡,安康何来?!。“与其你死我活或同归于尽,不如开门溜寇和平共处”,这是蔡氏经方不杀细菌病毒肿瘤癌细胞而能治疗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癌症的治病方略,命将不存,功能熄火,菌毒虽亡,癌消何益?!。
蔡氏经方通过六经辨证来治病,人体的六经功能恢复了协调了,身上的疾病和症状就能迎刃而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亦然。
师父蔡长福老先生倡导“衣食保暖”,不遗余力地强调“表证携带”病人要适度使用风扇空调冷气少洗澡穿衣保暖避风寒的观点,就是源于“伤寒”的原理,谁能够将”衣食保暖“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个环节,谁将不生病或少生病或不生重病,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外寒包内热”的现象了,也就不会发生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了,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若做好衣食保暖并及时接受六经辨证治疗,停止终生服用抗高血脂药、抗高血压药、抗高血糖药将不是梦。
二,附件。
(一)附一:《民间中医蔡长福论伤寒——谈“高血脂是怎么形成的”》
高血脂是无烧的感冒在里,长期血液被热熬,最终血液的浓稠度升高,这就叫血脂高,也可以叫血脂稠吧。这种病人能吃能喝、体型偏胖、爱吃煎炒烹炸、油腻、肥厚的食物。
血脂高血脂稠就跟煮稀饭一样,稀饭煮稠了不就跟血脂稠一样吗?稠狠了不就是血脂高吗?这种人贪凉,贪洗澡,平常不注意保暖,外寒包着内热,才造成高血脂的病。
这种血脂高的人,如果长期吃降血脂的药,最终降得双手麻木,降成了心脏病,降得内里空虚,心里难受,突然发病,人能昏倒,这就是降血脂的结果。这种人用中医治疗,清热凉血,热一清,血一凉,血的浓度自然就恢复正常了,中医治很简单,西医治终生吃药,最终后果不良。
降糖、降血压、降血脂,降到什么时候是个结果?最终高血压降成低血压,高血糖降成低血糖,但热还在里边,维持人身体的营养全降没有了,导致了一系列的并发症。
什么叫并发症?内热爆发就是并发症。这是降糖降压降血脂的结果,身上的营养素全降没有了,一旦受到新的外感,外感引动内热,内热爆发,一切并发症随之而来。
糖尿病的患者再回忆一下,你医院去抢救,医生是不是给你们推高糖。平常戒糖,饭都不让吃多,犯病为什么要去推高糖?糖尿病怕吃糖,医生为什么还去推高糖?这不就是吃降糖药的结果吗?降的人没有糖了,并发症就来了。
人没有营养了,不能抗病了,不能抗寒了,我看糖尿病是饿发病,不是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该反省了,不能再听庸医去吃降糖药了,这样就是终生服药。
终生吃药,老百姓也能接受,为什么他能接受,因为他不懂。我们想一想,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个结果,为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要终生服药?这叫治病吗?这不叫治病,这叫致命。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哪个不活几十年?能活几十年,这个病就能治的掉。可是医生们就不去研究这些病怎么产生的,就研究什么药对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有特效,研究哪个方子有特效。这种研究方法,离病太遥远了。
拿方子治病,拿药找病,一不是医理,二不是医道,这不算个医学。这种医生治病跟傻女人怀孩子一样,孩子出生长大了,但不知道孩子怎么出生的,从哪里来的,不知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有人光知道苹果、西瓜好吃,可是苹果、西瓜是长地上还是长树上,他们就不知道了。
(二)附二: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上真有高血压吗?当今有高血压的人太多了。而且男性偏多。人身上六脏六腑是平衡的。正常人的血压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要是血压真高了,那人的脏腑里就已经失去了平衡。当务之急赶紧找中医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古时候并没有高血压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是西医说的。高血压是当今的新名词,是中医的新名词。究竟高血压是脏病还是腑病?是寒病还是热病?这是我们中医应该着力研究的!
根据本人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辨证为指导思路。本人来把高血压论一论。高血压病是由年轻人肾亏,骨空两感病发展而来,肾虚太阳虚日久。太阳为表不能顾里,太阳虚不能抗外邪,常常背着太阳风、背着太阳寒,太阳经风寒长期不解。太阳经化热,表证长期携带。
太阳表证为风邪,风为阳邪,传经传到阳明胃腑。阳明经本性是热,就怕邪热来扰,胃热加上太阳病经热的邪扰,热能消谷,病人能吃能喝。
胃热常常不泄,多余之气没有出路。经气传腑,腑气常常满。腑气化湿热,到了血室,血热长期不解,胃热长期不泻,造成脏腑的热气膨胀。此时太阳病还是不解,还有少阴的表证,表寒里热就是高血压的基本病机。
高血压开始,年轻人没有大碍,这种经热血热携带时间一久,热气常常膨胀。不受新的外感,没有大碍,还能正常的生活,一旦得了新的外感,老两感长期不解。新太阳风突发,能引起人头脑头晕脑胀,量体温试不出来。血压表一测、西医给的数据叫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日久。脏腑里热气外感常常不解,这种高血压病携带在身上。时间一种能形成血脂稠,血脂高。
这种血热经热腑实同时出现。这叫外寒包着里热,邪无出路,最终引起腹满。血压继续上升,造成腹满大肚子,痞满不解。
邪盛于上,还能引起心脏病。一旦有新的外感,心脏病突发。可能还有心绞痛。西医说要吃速效救心丸。
开始速效救心丸还管用。最终就不管用了。一旦发作时,气撞冲胸,命在旦夕,说不定一时半刻就休克了。
按照六经辨证来论述,它是经热传里引起阳明经热。阳明经热传里引起腹满,热归于大肠。本人论的是四经的热引起的高血压。四经就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高血压的发展,就是病腹满胃家实。这是承气汤耽误日久,才引起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开始按照二阳病太阳阳明来处理,无汗者葛根汤,有经热腑证者加白虎汤。
时间一久汗多者,用。桂枝汤加,葛根加白虎承气汤。血热妄行者加丹皮,赤芍、桃仁,过烦者加栀子,好喝酒的栀子、枳实、大黄。
这一个过程,好几个症状,好几个方。如果医生不能正常治疗。耽误治疗。最终形成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再耽误,那后果就严重了,说不定犯起病来能要命。
心绞痛用大承气汤,有理由吗?有。心绞痛这一句话是西医说的。心绞痛它不是心的问题。这是邪盛于上,热气闭。心血管不通。你指望搭桥上支架,那是不中用的,不过是临时解决症状。
根据心绞痛这个症状。杂病篇张仲景说“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大病发展到最后,只有一条路,就是大承气。大承气用好了就能治好。指望心脏搭桥上支架,说不定哪天就死了。
人血压要高了,六脏六腑就失去平衡。如果长期靠降压药维持血压。内热携带,时间日久,热入血分,血热妄行,可能会造成胃出血,鼻子出血,大便发黑。血热妄行,上而不下,张仲景用三黄泻心汤。
高血压病是血分热长期不去,引起血液粘稠。感冒时引起血热妄行。血压表一测就是高血压。高血压就是一个无烧的感冒,长期携带。有烧的感冒温计能测到。无烧的感冒体温计测量不出来变化。
感冒怎么能引起高血压?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感冒明烧没有,暗烧在里。明烧体温计能量得到。这种暗烧的感冒是免疫力功能下降,患者本人衰败,发不出来高烧。
一旦受凉,暗烧在里,内热膨胀。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就是这样形成的。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案。他们主张终身吃药、终身降压,最终可能引起急性脑中风。抢救不及时,可能就会死亡。如果抢救及时,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患者偏瘫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生不如死,这就是降血压的结果。
林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