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
当体内脂肪代谢异常,致使血浆中的脂质的量和质也出现异常,就形成了高血脂。
一般来说,在高血脂的早期、或轻度阶段,身体没有任何感觉,其致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但会受先天因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等促使高血脂发展,诱发一些并发症,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等。
“腿脚”出现这4种症状,最好去检查一下,高血脂可能找上门了!症状一:腿疼、抽筋
血脂高容易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液循环流动不畅通,使得腿部因供血不足而疼痛、抽筋。
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时,会聚集在肌肉中,致使肌肉收缩,也容易出现抽筋的症状。
症状二:腿部发麻、无力
腿脚感觉发麻或无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一大信号,也可能是脑血管堵塞的前兆。
当患者不在走路或运动时,出现麻木或疼痛的症状,可能病情更加严重,要注意。
症状三:脚发冷
脚离心脏最好,若感觉腿脚发冷,或摸上去很凉,可能是血液循环太差引起的,尤其是老人、三高人群,更应警惕下肢血管疾病。
症状四:腿部肤色异常
当腿部抬起时,皮肤变白,放下后,又出现微红或紫红色;
当坐立时,脚部或脚趾甲会呈现苍白或变青。
提醒:3个习惯最好少做,会“加速”血管堵塞!习惯一:经常熬夜
偶尔熬夜一次,对身体没什么大概,能很快自我修复。
若经常熬夜,会使睡眠不足,促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体内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容易使血管收缩、血液流速变慢、血液变得粘稠,促使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可出现急性心梗。
习惯二:重口味饮食
口味重,饭菜有味,但容易使盐的摄入增多,易诱发高血压。
有研究发现,吃盐含量多的食物,会在30分钟后,血管扩张能力受到影响,损伤心脏,增加心脏负担。
盐吃多了,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引起水肿。
习惯三:吸烟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最好戒掉!不管吸烟多少,对血管都有伤害。
研究发现,每天只抽1支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
而,每天抽1包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女性增加%。
所以,吸烟,最好还是戒掉,少抽对身体一样有害!
日常保护血管,控制好血脂,最好这样做:第一:多喝水,稀释血液、促进排毒水,是身体很好的排毒剂和稀释剂,能改善血液粘稠状态,还可促进毒素排出。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喝水时,最好放些小植物,有更好的养生功效。
青荷苦丁茶,将青荷、小叶苦丁、蒲公英叶三者搭配在一起,制成茶,每次2-5克,热水冲泡即可。
青荷,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有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小叶苦丁,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叶,有很好利尿排毒作用,促进体内毒素排出。相关研究还发现,蒲公英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第二:戒烟、戒酒烟、酒威胁身体健康,但因“上瘾”,很多人不能戒掉。
若要健康,最好戒烟、戒酒,尤其是45岁之前的人,越早戒掉,身体恢复会越快。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栓形成,且会减少血液中含氧量,会增加血液粘稠度。
研究发现,戒烟1年,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患冠心病的风险程度降低50%。
喝酒,最伤肝,而脂质类代谢主要场所在肝脏。
若肝脏受损,会诱发酒精性肝病,也会影响脂质、糖类、蛋白质代谢,诱发多种慢性疾病。
酒是一把双刃剑,“适量”喝的人很少,所以,最好戒掉。
第三:坚持运动,保持体重运动,能提高代谢,促使脂肪燃烧,利于控制体重,还有减掉多余脂肪、增加肌肉的作用。
现如今,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而肥胖对血管疾病的影响很直接。
肥胖的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明显高于同龄正常体重的人。
坚持运动,每周3-5次运动,每次大约40分钟,让身体动起来,还有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四:重视检查,尤其“三高”保护好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重视检查,如血脂检查、血糖检查、血压检查、脑部CT、颈部检查等。
检查“三高”是预防慢性疾病的最直接方法。
简单说一下,关于血脂检查,一般有7个项目,其中主要看4个: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3个太高不好。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太低不好。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会增加动脉硬化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