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痛风有多痛
痛风发作的典型过程是: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后半夜因脚痛痛醒,而且越来越重,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被误认为感染。
绝大多数痛风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的关节。严重者逐渐向上蔓延,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也经常发生。
那痛风到底有多痛呢?
痛风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英国著名漫画家詹姆斯·吉尔瑞于年发表的《痛风》的漫画,将痛风描绘成一个正在啃噬人脚的黑色魔鬼,形象而深切地表现出痛风病人的痛苦。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医生托马斯·西德纳姆将痛风描述为:“凌晨两点光景,他在大脚趾的尖锐疼痛中惊醒,起初尚和缓的痛感愈演愈烈,一会儿是韧带的剧烈拉扯撕裂,一会儿是噬咬般的疼痛,一会儿又是压迫感和收缩痉挛。与此同时,患处的感觉如此尖锐切肤,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若有人在房间走动发出声响,也会感觉忍无可忍。”
痛风的诱因
1.肥胖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肥胖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肥胖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通过影响黄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2.饮酒
饮酒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
3.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UA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高血压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不少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利尿剂,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等均可促进血尿酸水平增加。
4.高血糖
高血糖是HUA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嘌呤分解代谢增强、尿酸生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而HUA可加重肾脏损伤,使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进一步加重HUA的发生、发展。但血糖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并非线性相关。
5.富含嘌呤的食物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类、海鲜)可增加HUA/痛风发生风险。果糖是唯一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合成,抑制尿酸排泄,故含果糖饮料等的大量摄人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6.某些药物
多种药物与HUA密切相关。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发生痛风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64和1.70。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进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发生风险。
预防方法
1.饮食上要少食动物内脏、鱼类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鱼虾、菠菜、豆类、蘑菇等,花生也应少食。
2.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因为肥胖多因饮食不合理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而引起。控制体重要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主。
3.防止高血脂。高血脂不但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可引起代谢障碍,影响尿酸排泄而患痛风。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4.禁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与海鲜不能同食,如果同食只要时间一久,往往就引起嘌呤排出减少而引起痛风。
5.运动要适宜,防止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
6.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
7.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由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长期服用阿期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这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尿酸若长期居高不下,可致痛风的形成。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