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起飞后,掉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国外却很少发生这种现象
文/号外历史之淑琴图/网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世界性的壮举,赢得了世人的掌声。打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名声,截止去年,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39次航天飞船,这样的次数已经超越了美国,这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我国首次在航天领域超越了美国,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航天大国。
我国从最早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如今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而回顾我国以往的载人航天,最为激动的就是在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也成为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他的名字必将被后人铭记。
观看过直播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时神舟五号起飞后,我国的火箭升空后,有一部分掉下来了,那么这部分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根据专家的解释,这些东西就是覆盖在火箭整流罩上的保温层,大家知道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太原和西昌,其中酒泉和太原的纬度高,所以就导致了昼夜温差比较大。
那么覆盖上这层东西就会使得温度保持一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夜间的时候火箭上很多的零件都失效,比如电缆插头接触不良或者输送管岛堵塞等。其实掉下来的东西大家理解成一个保温壳就好,目的就是保证火箭的正常运行。而火箭起飞后到太阳能板展开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就不需要这个保护壳了。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的东西掉下来,而有些没有掉下来的,也会随着火箭的加速,周围空气变热直接烧掉。其实这些东西就是很常见的泡沫,只不过化学结构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而已。那么为什么国外的很少见到,因为国外往往都是中低纬度地区,温度比我国的酒泉和太原高,所以就会避免这些东西的使用了。
当然也有人会举出例子,就是美国的猎鹰九号、土星五号等发射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掉下来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保温壳,而是一种冰。因为他们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液态氧等,这样就会导致周围的空气降低,于是火箭的外面会覆盖一层冰。其实在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的时候就会看到这种情况。两者的原理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