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小壹自己非常喜欢的——《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
《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
作者:[法]乔万尼·卡内里编、[法]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编
翻译:田若男、杨国柱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初版年:-8
定价:58.00元
-编者简介-
乔万尼·卡内里(GiovanniCareri,—),艺术史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与艺术理论中心主任,社会人类学实验室合作成员,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教授。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Didi-Huberman,—),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已出版约50部关于图像理论与历史的著作。
-译者简介-
田若男,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上海大学艺术学博士,法国布列塔尼欧洲高等艺术学院学士、硕士。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
杨国柱,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教师,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主要研究动态影像艺术与当代艺术理论。
我们如何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思想中省思何谓历史、何谓艺术、何谓艺术史?文学家、摄影家和电影史家早已熟练运用本雅明关于图像的叙述和图像技术复制的理论。但我们不能说艺术史家也进行着同样的实践。
本书系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与艺术理论中心和国家艺术历史研究所于年12月5日和6日举办的“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记录基础上整理而成。乔万尼·卡内里和乔治·迪迪-于贝尔曼从中精选了8篇角度各异的文章,构成了这部艺术史研究文集。这些文章把本雅明“拱廊计划”所开展的研究和思维方法重新放置在艺术史内部进行探讨。
如同本雅明在《论历史的概念》中指出的:“逆流而上,重振史纲。”他就像路标或灯塔,指引我们在艺术的领域里穿梭、逡巡。
年是本雅明诞辰周年,本书的翻译出版亦是对这位忧郁的“土星王子”的纪念。
网友“没静电”觉得:08年的文集,年代本雅明,李格尔,ricoeur成了后新艺术史的续命神器,另类主流言必称之。看目录与书名,翻译不乐观,depuis是“之后”还是“以来”呢?。
网友“新鲜海捕鱿鱼”觉得:翻译很夹生,与其在文末板正地附上译注,不如好好打磨译文。另外还有这类论文集的通病,文章大部分时间在东拉西扯、泛泛而谈,征引而不阐释,对核心问题,例如本雅明的认识论,总是蜻蜓点水、匆忙带过。最喜欢的是《艺术史即预言史》一篇,因为至少它属于一种切实的图像学研究,尽管内容和标题关系不大。。
网友“baiya”觉得:“逆流而上,重振史纲。”。
你可能也感兴趣:
《艺术史批评术语》
《生产性观众》
《低垂之眼》
看完这本书的介绍,是否有了精读的冲动呢?快来参与小壹的互动专区吧,问题是:是什么让你开始放下手机去读书?欢迎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