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饮食、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都患上了高血脂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中医认为,高血脂乃是以虚实致病,虚者以内伤为主,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实者则以本虚标实为患,脾肾肺心皆可致病。饮食、七情、劳倦、六淫、遗传等皆可为诱因。
不良情绪,伤及肝脾肝脾失调,气血就难以正常,体内的膏脂自然就运化不利,从而出现血脂升高。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受损,食物就不能正常的转化为精微营养,反而变成脂浊,混入血中,形成了高血脂。
体质肥胖,阳气不足体质肥胖之人多阳气不足,体内的津液膏脂运化就会缓慢,血液中的膏脂就会增多。
久坐不动,气机不畅久坐不动,人体气机就失于疏畅,体内的膏脂转化利用不及,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基本应用1、主要穴区:脾俞、足三里、肝俞、太冲。
2、主穴意义:脾俞为脾的背腧穴,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二者相配可健脾利湿,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肝俞、太冲调理气机,促进气血运行。
3、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个疗程。隔日、隔周亦可。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辨证应用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肝经、胃经、脾经及相应的背腧穴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选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应用
法一:罐疗本病主要穴区。
另:发热者,加大椎;身目黄者,加胆俞、至阳;肝郁气滞者,加期门。
法二:罐疗百会、四神聪、风池、肩髃、曲池、足三里、悬钟、太冲。另:虚症加脾俞、肾俞、肝俞、三阴交;实证加丰隆、外关。
高血脂的预防1、调整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调整生活,工作方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避免久坐不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3、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应每年定期做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全面检查。
4、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定期做血脂全面检查。
5、为能够早期和及时地发现高脂血症,建议所有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定期检查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对于所有的胰腺炎患者,均应测定血浆三酰甘油水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