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务院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年版)》有关情况。其中,新修订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里,加入了机器人、STEAM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这意味着正式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正式划入新课标。
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组织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年底印发,并于年秋季开始执行。
相较于以往的课程标准,本次教育部在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课标分别加入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STEAM科技人文融合专题、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初步等。
“新课标”大幅度减少了对于基本软件的使用要求,大幅度提升了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网络空间安全等知识面要求。年9月启用的新教材中,Word、Flash、FrontPage、Access等软件或将退出信息技术教科书舞台,取而代之的是Python、Numpy、Matplotlib等新技术、新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发布会上解读时称,此次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不仅仅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应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因此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课程标准解释,机器人是当今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且技术高度综合的现代技术产品。“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深化对人机关系的认识,体会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中软硬件协调、系统控制及路径规划的思想与方法,增强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基本原理和结构,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调试下载方法、至少完成一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任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