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于6月27日宣布,将于年的适当时候发射名为“蜻蜓”的无人探测器,继“卡西尼”之后再探太阳系内的第二大卫星——土卫六,任务的目的包括搜寻土卫六可能存在生命的确切证据。土卫六又名“泰坦星”,是土星众多卫星中个头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浓密大气层的卫星,泰坦的大气含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被地球科学家视为生命体的基础,因此,泰坦被高度怀疑存在未知的地外生命体。
土星与土卫六(右上)自从年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发现这颗卫星以来,从最初的简易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旅行者1号、2号的近距离飞掠;从先驱者号再到卡西尼号,及至惠更斯号在土卫六上实现软着陆,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泰坦的探索。可以说,至少在表面上,太阳系中和我们地球最为相像的一个地外世界就是浓雾笼罩的土卫六了,也正因为此,土卫六对于NASA以及一众科学家来说,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卡西尼号探测器年1月14号,由卡西尼号释放出的惠更斯号探测器穿过土卫六看似无法逾越的浓厚大气,成功登陆土卫六。从惠更斯号传回的照片显示,在浓雾之下,有一片我们熟悉的景致——高山、沙丘、河床、大海、湖泊和岸线,其中一座名为“克拉肯海”的湖泊,是北美五大湖中的密西根湖和休伦湖面积之和的3倍!
土卫六全景从卡西尼号和惠更斯号向我们所展示的泰坦世界,看起来和我们身处的世界太相像了,但是,科学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仅是表面现象,泰坦的环境一定有着一种与地球全然不同的化学结构。泰坦的表面温度低至零下摄氏度,这意味着泰坦地表的液体绝不可能是由水构成的,而很可能是一种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在地球上,这两种碳氢化合物都呈气态,而由于泰坦的低温环境,造成它们能够以液态流动于地表之上。
土卫六湖泊艺术图当然,与地球环境的差异远不止这些,比如说,在泰坦上,散布在地表的不是岩石,而是大冰块;与半融冰混合的不是熔岩,而是氨;构成风积沙丘的并不是沙子,而是有机的碳氢化合物,等等。但总之,在对太阳系中对地外生命的搜寻中,前景最为乐观的地方可能就是泰坦了。
土卫六地表艺术图NASA的行星生物学家们根据现有的探测数据推测,从泰坦地表上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湖泊到亚地表深处,甚至在地表的更深处,可能存在由水和氨构成的亚地表海洋,泰坦生命可能就生存在这一异乎寻常的栖息地之中,而这个栖息地的规模可能比地球上的规模大了一倍。当然,任何在泰坦地表以及地表之下完成进化的生命都将是由一组完全不同于地球生命的化合物所构成的,并且不会依赖于水,因为水在泰坦上处于被完全锁定、冻结的状态,根本无法获取。
土卫六可能存在的“氮质体”生命艺术图由于泰坦与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科学家们几乎无法在地球上找到可供参考的类比对象,只能对泰坦上可能出现的生命做出合理的猜测。但在理论上,泰坦环境中所具备的益生元条件以及相关的有机化学成分,足以重演一场曾在地球上推动了生命出现的化学进化。就这一点而言,NASA的科学家们正为之兴奋不已。而我们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一个可能出现的、惊人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