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人心即宇宙心,宇宙心即圣人心
这几天正好有时间把《旅行到宇宙的边缘》这部科普记录片看了,该片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记录的影像展示了远距离天体的科学和历史。
影片从地球出发,月球、太阳、木星大红斑、土星光环、彗星、柯伊伯带、半人马座三星(《三体》中的三体世界)、猎户座马头星云、英仙座双星、白矮星、脉冲星、黑洞、超新星、银河系、河外星系、系外行星、宇宙大爆炸……,多个著名的天体、现象一一呈现眼前,如身临其境,震撼壮观。
从太阳系外发现孤独的冥王星,到离我们最近的太阳系半人马座a星,太空飞船需要15万年才能抵达。而这对于几百光年以外的银河,简直微乎其微。
在银河更深处,离我们光年的玫瑰色星云还在持续的制造着恒星。距离地球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仍在太空中疾行,更遥远的风车星系还在旋转,宇宙的最边缘恒星还在发生着碰撞……。
以上都是我从网上搜来的资料和评论,因为我无法一下子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对这部记录片的感受。
在此,我还是要告诉大家,这部片子用脑子去记忆和理解,永远不会有想要的结果,因为宇宙实在是太大、太玄妙、太神奇、太无法想象。但是,如果用心去感知,影片中的一切景象都似曾见过,而且其中的一切景象都是可以用心去感知的。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生命包含着天地万物的能量和信息,只是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感知和解读了。中国古代的圣人,就是一群有能力去解读这种宇宙信息和能量的人的总称。
如果这段话读不懂,请继续往下读。
二、天人合一到底是哪门子的学问?
中国文化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一切从天人合一出发。那么到底是什么是天人合一,这个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这么多年在江湖中行走、在天地中行走和在心世界中的跋涉的心得,对中国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学问包括以下几部分:
1、太阳系的学问,如五行、八卦等,必须站在太阳系的高度来看地球上的人和事;
2、银河系的学问,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等,则必须站在银河系的角度来看太阳系中发生的一切如何对应到地球上人和事上来。
3、整个宇宙的学问,如《黄帝内经》等。这个学问更加高深和系统,把宇宙.2亿年的全过程作为整体,再从银河系看到太阳系、再看到地球上的人和事。
其实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同时产生了物质、时间和空间,我们以及宇宙中的一切都不过是大爆炸的碎片。按照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的构成大约是由4.9%是由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普通物质构成,其他则由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而对黑洞这样的存在,其内在的结构和组成根本一无所知,也无从研究起。
按以上结论,我们身处的世界95%以上的存在,存在于我们视觉和感知世界以外,甚至比鬼神离我们还要陌生和遥远。更有甚者,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还存在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平等宇宙。对此我们更是茫然。
显然,对于这样的学问,向外求是永远是没有止境的,也是无法有定论的。尤其是在千万年以前的祖先,更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但是中国的古圣先贤却懂得向内求,通过激活自己身体中95%以上的暗藏的信息和能量来感知和认识世界。最终达到与宇宙的信息与能量对称的状态:宇宙是这样造的我,我也是这样感知宇宙的。
所以孔子把人分成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等,就是按感知宇宙的信息和能量的级别来划分的,故曰“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有人说爱因斯坦和霍金是因为智商,比普通人高,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这纯粹科学的谎言。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身体能感知宇宙的秘密,与智商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大脑皮层只是一个荧屏,是把身体接受到的所有的信息和能量变成影像,然后再通过可以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小动物们能感知到地震、台风、海啸的到来,它们不会说但能跑。
相信,还有大部分人还读不明白,那就再接着往下读。
三、用心者活、用脑者死——大脑只是心的投影
古人学而时习之越学越智慧,而现在的人学而不习则越学越愚蠢。因为古人是向天地学,天地要我做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一定要做什么;而今人把学习当成读书独立起来了,所以书越读越傻、越读越笨。
阳明先生在五百年前说过:“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大家都去读书而不做事,靠读书就能升官发财并抱得美人归,天下事谁还愿意劳心费力地来干?下面不妨把问题拆分开来回答。
问:书是什么?
答:书是投影,作者思想的投影。
问:而作者的思想从哪里来?
答:从大脑皮层来。
问:大脑皮层的影像又是从哪里来?
答:应从天地来。
问:书上来会如何?
答:从投影到投影,梦幻泡影耳。
这就是为什么自秦以后的读书人,会越读越傻的原因,而且越来越傻的原因。
所以,现在遇到博士是一件比较尴尬事。对于工科博士:他们研究的是5%不到的学问中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甚至更少。出了他们的研究领域,就是个傻逼。但又不能说他是傻逼,所以尴尬。对于文科博士,他们如阳明先生所说,在“虚文胜和实行衰”世界中生活,他们说的都是泡影世界中的事,连梦幻的级别都不够,怎么对话?所以,只能敬而远之。
四、知行合一是打开圣学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我学习致良知整一年了,天天都在学知行合一、讲知行合一,但说到容易做到难。其实都不是难在做,而难在自己的身心灵无法合一。只要身心灵合一,大脑就是多余的,只要去做就行了。因为你所做的一切心全知道,而大脑未必知道,而且未必能正确地知道、全面地知道和系统地知道。
刚刚讲过,大脑只是个荧屏,屏幕中播放的一切并不是屏幕说了算,但人们总误以为是屏幕说了算,而不去深究屏幕后面的机关和道妙。
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法等,其实是告诉你,在知行合一中大脑其实是多余的。它只是个屏幕,而且只是自己放给自己看的。
抽象地谈知、谈行都是胡说八道,具体地必须回到事上来。比如说:创业这件事你是不是一定要做?回答说一定要做,%地愿意为此而付诸行动,没有哪怕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退却和犹豫。身定、心定和心定、身定的事,只是解决自己身体和能量的使用问题。而灵定呢,则会把生命中所有的资源、能量和信息都用到一件事上来。这就是心一,心一之事和心一之人。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在知行合一上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一件事上做到,在一件事上做到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任何私欲,全力以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儿讲的极致不是讲的做到第一,而是做到无二。第一是比较出来的,是太极;而无二,因为没有对手,所以是无极。在一件事上无极的功夫,知行合一,就是打开天地学问的第一把钥匙。然后以天地间学问为钥匙去打开太阳系学问,以太阳系的学问为钥匙去打开银河系的学问,再以银河系的学问的钥匙去打开宇宙学问的奥秘,圣人和佛祖也就可以再世了。
假如,连一件事都没有做到极致,没有能做到无二的境界?你说你在致良知,你在践行行合一,也许只是自己在欺骗自己,为自己的原封不动的生活贴上致良知的标签和知行合一的面具罢了。
喔,对了。如果读到这儿还是没有能完全读懂,或完全听不懂本文的话。也许是你知道得太多了,学问太高深了;也许是我没有能力让你明白什么叫致良知,更不能让你明白什么是知行合一。但还是要建议你多看几遍《旅行到宇宙的边缘》,是用心看,而不是用脑看,更不是用眼睛看。
不过,最后还是补充一点:中国人天人合一学问经过亿万年的沉淀和积累,作为一种文化早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细胞中,成为了我们身体中那95%以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大脑的思想与身体和心灵中业已存在的藏象不一,即可能就会有二、有三甚至更多的分裂。原本就就碎片中的我们就会分裂成碎片中碎片。由碎片中的碎片组成的天体,在天文学上的学名叫彗星,也就是百姓通常所说的扫帚星。所谓扫帚星,就是灾难或厄运的象征,遇人人不善,遇事事不成。在此特别地提醒一下,这就是身心灵不一的后果,非常严重的后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