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苍穹之钟》出版而做的增补
一个星期里,现在每一天都很明确: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似乎很简单。
而到了英语中,却要记忆Sunday、Monday、Tuesday……Saturday,对于初学者来说甚是繁琐。其实,我们明白了它们的来历,记忆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在《苍穹之钟》的第一章我们就提到,古罗马人的历法最初非常混乱,一年只有天不到。
而在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日常生活里,他们还有一个一周8天的“市场周”(nundinae),每8天一次“集市日”。每年共有38个“市场周”,这样总共才天呢?还有61天干嘛呢?原来,剩下的那些天里天寒地冻,不需要赶集,所以也就不需要这个“市场周”和“集市日”了。
▲美剧《罗马》里的罗马城市场剧照
不得不说,古罗马人的数学实在太差,远远落后于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到了公元1世纪,恺撒大帝借助古埃及人索西琴尼的力量制定儒略历以后,7天一周才开始从古希腊传播到罗马帝国,但7天一周和8天一周的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并存,给当时的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不便。
一直到了君士坦丁大帝的尼西亚会议之后,7天一周的历法制度才在罗马帝国固定下来。
▲尼西亚会议
古罗马人也讲究“天人合一”,相信很多种神秘主义,自己用的历法也必须和天上的星辰对应起来。
古罗马诗人韦纳尔曾说:“有些人必须先咨询星历表才能在公共场所用餐或沐浴。”可见一斑。
在当时,托勒密的宇宙观正统治着学界,按照托勒密的宇宙图景,距离地球由远及近的分别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阳,金星,水星,月亮,其中包括日月和五大行星。
为何选择这五颗星辰呢?也很简单,因为其他的星星都保持不动,只有这几颗星体在天上不安分,总是在行走。
日月自不用说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地球一样,也在太阳系内绕着太阳公转,距离我们地球相对较近,所以总能看到它们在群星中穿行。
中国古代因此而把它们叫做“行星”,而英语里的“planet”原意为“徘徊者”。它们在天空中是别样的存在,因此很早就得到了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