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介绍 > 离地球59亿公里的冥王星看太阳是什么样子

离地球59亿公里的冥王星看太阳是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4/12/29 11:32:50   点击数:

人类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逐渐建立,我们对于周围一切的认知都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古文明流传至今的诸多神话故事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世界、宇宙的看法都有所不同。

如今“地球是圆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但古人却很难理解,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我们怎么不会从大地上掉下来?

这个问题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最终催生了万有引力等定理的发现。和其他动物比起来,人的体质并不是最强的,但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却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更远的地方。

近代以后,人类科技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五十年内出现的科技进步可能比过往五百年间产生的变化更多。试想,一个汉朝的人穿越到唐朝,大概很快就可以适应当时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明朝人穿越到现在,那么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按照这样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仅仅需要二十年、十年,社会的运行方式又会产生改变。举个例子来说,近年来人们的航天技术发展就非常迅速,离我们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探索万物的起源又进了一步。

太阳系的行星们

人类的感知最初是从自己身边开始的,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在进行宇宙探索的时候也不例外。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围绕着太阳旋转的行星,如果没有太阳持续散发出来的能量,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也就不会诞生。

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还有不少行星,它们自身的大小、构成成分,和太阳的距离都有所不同。在古时候,我们就已经观测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些太阳系行星,后来又在天文望远镜和近代物理学的进步之下,推断出了天王星、海王星等远日行星的存在,并在之后证实了它们的存在。

由于远日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我们在过去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们,也难以分辨其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差别。如今人们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太阳系一共存在着八大行星,除了这八大行星以外,还有着数量众多的矮行星、小行星等天体,距离我们要彻底了解太阳系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太阳系的天体中,冥王星无疑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它只在太阳系行星队列之中存在了几十年,随后就被“开除”了。

在年冥王星被正式开除出太阳系主要行星行列之前,它是行星中自身体积最小、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存在于广袤的深空之中,人类的观测装置也没有办法近距离地观察它。

其实,冥王星是一颗现有了理论上的“存在”,后来才被“发现”,冥王星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的变化,也从客观上反映了我们在这数十年来天文学的不断进步。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冥王星被“发现”的故事吧。

冥王星:从行星到矮行星

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在海王星之外应该还存在一颗行星,也就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不过,第九大行星只存在于理论当中,当时还并没有被人正式发现。

年,美国天文学者克莱德·威廉·汤博通过比对的方法,发现了一颗在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行星,这就是冥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让汤博声名大噪,人们正式将这颗行星列为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随着人们对于太阳系、对于整个宇宙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发现冥王星的体积和地位可能并没有和其他的太阳系行星在同一个阶层。

比如人们发现冥王星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的天体之一,并且还有一颗和它自己大小差别不大的卫星“卡戎”,再加上我们发现了阋神星等体积和冥王星相近的太阳系天体,这颗行星是不是应该继续待在“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中,成为了国际天文学界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最终,国际天文联合会在年正式宣布,将冥王星排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它新的身份是一颗“矮行星”。于是,太阳系从冥王星被发现以来的“九大行星”再次变回了“八大行星”。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冥王星的探索将会结束,作为人类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的第一个天体,冥王星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要想获得冥王星的详细资料,那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向其发射探测器,让探测器成为人类“眼睛”的延伸,代替我们近距离观察这颗神秘的矮行星。

冥王星上的太阳是什么样?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大远小”的道理,天体的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我们对其的观感。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但是在地球上看来却和我们的卫星月球差不多大,这就是因为天体之间所处的相对位置有所不同。

为了探索遥远的冥王星运行的世界,美国在年发射了名为“新地平线号”的探测器,目的就是探测冥王星、卡戎卫星和位于柯伊伯带的众多天体。在经过了多年飞行之后,“新地平线号”在年飞掠过冥王星,拍下了这颗在矮行星的清晰照片。

这张照片让人们不禁思考,这是在我们的角度观察冥王星,那么如果从冥王星上看带给我们的光和热的太阳,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我们来说太阳无比显眼,但是在离地球59亿公里的冥王星上,太阳就和我们平常在夜晚看到的那些星星一样,只是天空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知道在宇宙中还有众多的恒星,这些恒星在自己轨道上行动,我们虽然能够看到,但是它们对于地球的实际影响可谓微乎其微。那么,在冥王星上的太阳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地位”?

冥王星上是否有昼夜?

基本的地理知识告诉我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转,前者的周期形成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交替,而后者形成了每一天的昼夜循环。那么对于离太阳如此遥远的冥王星来说,是否和地球上一样有着昼夜的交替?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和地球有较大差别。由于自身离太阳非常遥远,因此冥王星的公转轨道比地球要长得多,公转一周的时间长达年。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冥王星也在进行着自转,周期大约是6.个地球日。

尽管离太阳很远,但冥王星上的昼夜同样有着亮度和温度的差别。宇宙中有着众多天体,这些天体发出的光芒让冥王星表面不至于漆黑一片。不过不管是太阳还是其他天体,能够给予冥王星的光亮有限,因此冥王星在白昼时也不过是拥有月光照耀的地球夜晚一样的亮度,只能够勉强看清周围的环境。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来,冥王星依旧是一颗太阳系中的天体,尽管反射量不大,但依旧受到了恒星的影响。

冥王星的温度

除了冥王星上的昼夜以外,冥王星上的表面温度也和地球有着巨大区别。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宇宙中最低温度是“绝对零度”,具体数据是-.15摄氏度,理论上不存在比这更低的温度。那么远离太阳的冥王星的温度是多少?

数据显示,冥王星在白昼的温度大约是-℃左右,在夜晚的温度则大约是-℃左右。相对于其他太阳系天体来说,冥王星的昼夜温差非常小,但这是因为其本身的基础温度很低,因此太阳的热辐射对于冥王星的温度影响并不大。

虽说巨大的温差并不利于生命的存活,但像是冥王星这样温度“稳定”的星球同样也不适合。对于人类来说,这颗星球是完全冰冷、寂静的世界,并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人们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登上冥王星。

不过对于冥王星的探索并不是只有“为我所用”这一个目的,对于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太阳系的起源和形成更深的认识。在冥王星之外,究竟还存不存在其他的行星,目前也还是未知的,“新地平线号”在将来还会继续自己的任务,往太阳系的更边界飞去。

结语

或许有人觉得在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宇宙探索并不合理。但人类的科技进步是一点点完成的,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我们也需要不断前进,这并不是冲突的。

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可以替代的事物,或者对其他星球的资源进行开采,甚至是最终进行星际旅行和移民,以保证我们的子种族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因此,这是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的研究,并不是一种浪费。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在受到了西方封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独立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顶尖的航天大国,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我国的火星车、月球车和空间站投入使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大的求知精神,相信在今后还会继续进行发展,争取早日让中国人的脚步走得更远,让中国科技的产物能够到达更深邃的星空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jbbyi/95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