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心理惊悚影片是一种惊悚叙事形式,强调影片人物不稳定的心理或妄想、幻觉状态。在语境和惯例方面,它是范围更广的惊悚叙事结构电影的亚类型,与哥特式小说和侦探小说有相似之处,有时具有“消解现实感”。
哥特式小说的鼻祖是英国小说家霍勒斯·沃波尔,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哥特小说集神秘、恐怖和超自然元素于一体,早期作品多以哥特式城堡建筑为背景,主题以颓废、厄运、癫狂、死亡为主。
华沙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在近现代英美文学中,产生了一大批哥特式小说作者,但小说背景已不局限于哥特城堡,如沃尔特·司各特的《挂花毯的房间》则以褪色的丝绸窗帘和老旧的花毯来烘托恐怖气氛,拉·法努的《西拉斯大伯》用狭长的黑暗房间,房间尽头有两扇小窗来营造孤独和神秘感。
哥特式建筑
著名的哥特式小说家和代表作品有爱伦·坡的《陷坑与钟摆》,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斯蒂芬·金的《宠物坟场》等。
哥特小说与黑暗和恐怖的主题密切相关,是恐怖电影的鼻祖,但从电影流派细分来讲,心理惊悚电影流派是恐怖电影流派早期的一种形式,随着恐怖电影流派的发展,心理惊悚电影逐步脱离了恐怖电影流派,自成一体,与恐怖电影有比较明显的区分。
早期的《弗兰肯斯坦》情结
美国电影史第一部关于惊悚恐怖影片是《弗兰肯斯坦》(),这部16分钟的影片改编自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导演为J.塞尔道利。
J.塞尔道利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医学学生,梦想创造一个完美的人,却创造出一个畸形的怪物。他被自己的创造折磨得病入膏肓,在父亲和他的未婚妻的安慰和关心下,弗兰肯斯坦得以康复,但在他的新婚之夜,这个怪兽突然前来探望他。
怪物的出现,是因为弗兰肯斯坦的心灵被邪恶和非自然的思想所征服,而一旦弗兰肯斯坦从新娘那里得到纯洁和爱的力量,他的思想就强大起来,缠绕他的心魔——怪物就会无所依附而自生自灭,这是影片所极力表达的主题。
《弗兰肯斯坦》怪物剧照
在影片结尾,弗兰肯斯坦凝视镜子中的怪物,怪物慢慢溶解直至消失而变为他本人的形象,就是对这种魔从心生思想的阐释。这种对人的意识和心理的刻画,在当时的年代是十分深刻和震撼的。
弗兰肯斯坦的感知、扭曲的造人的想法,以及挣扎着想摆脱怪物的纠缠,从而把握现实的人物心理状态,正是心理惊悚片的一个显著特点,该部电影可以看做是美国心理惊悚流派电影的鼻祖。
詹姆斯·威尔
年,导演詹姆斯·威尔拍摄了一部集科幻和哥特风格于一体的“疯狂博士”电影,影片名字仍然是《弗兰肯斯坦》,这次,弗兰肯斯坦从坟墓中挖出尸体的各个部分,从而组装了一个活体怪物。
怪物饰演者鲍里斯·卡洛夫此前名不见经传,但成功塑造了一个前额如同方形盒子,步履蹒跚,动作笨拙,被遗弃可怜的、痛苦的恐怖怪物形象。
鲍里斯·卡洛夫饰演的怪物剧照
年,詹姆斯·威尔拍摄了《弗兰肯斯坦的新娘》,怪物仍然由鲍里斯·卡洛夫饰演,此后以弗兰肯斯坦为主题的电影一发不可收拾,分别有《弗兰肯斯坦的儿子》(),《弗兰肯斯坦的鬼魂》()和《弗兰肯斯坦遭遇狼人》()等相继问世。
其后,弗兰肯斯坦电影贯穿了美国电影发展史,其中最新版本是由斯图尔特·贝亚蒂耶执导的《我,弗兰肯斯坦》()和由保罗·麦奎根执导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
杰西卡·芬德利《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剧照
美国电影人具有强烈的弗兰肯斯坦情结,这些被称为“科学怪人”或者“疯狂博士”的弗兰肯斯坦系列电影,包括美国电影史20年代的恐怖电影,如《钟楼怪人》(),《歌剧魅影》(),《猫和金丝雀》等影片,虽然有心理惊悚因素,但受早期德国表现主义恐怖电影的影响,深入挖掘人物心理惊悚的并不多,总体上恐怖因素多于心理惊悚成分。
《歌剧魅影》()剧照
即便《弗兰肯斯坦》()诞生在美国电影史的发轫期,但其之后20年的美国电影很少触及真正心理惊悚主题的影片,即便是有所涉猎,也多选取在美国舞台上演过的观众熟知的题材,并对各种超自然和神秘的元素予以充分的解释。
真正对美国心理惊悚电影产生重大影响,并使得它脱离恐怖电影流派自立门户,意大利铅黄电影起了关键性作用。
意大利铅黄电影
美国惊悚电影流派的真正产生的基础,依赖于意大利心理惊悚影片《铅黄》()在世界电影史上造成的影响。
马里奥·卡梅里尼
心理惊悚影片《铅黄》由意大利导演马里奥·卡梅里尼执导,由女影星阿西娅·诺里斯主演,讲述女主角姮莉特认为丈夫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杀妻老手,正准备把她列入杀害者名单的故事。
阿西娅·诺里斯
影片走红是因为出生于俄罗斯的意大利女演员阿西娅·诺里斯,她被认为是上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天空中升起的一颗最耀眼的女影星,但她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最另类的女影星。阿西娅·诺里斯饰演的电影角色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改变过面部表情,当角色需要哭泣的时候,她会流下假惺惺的”鳄鱼的眼泪“,她以扮演角色的肤浅以至于没有人可以超越而闻名。
阿西娅·诺里斯剧照
但处于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人认为她虽然表演做作,但是这些表演是无害的,她是迷人的,她是可爱的,她穿着的服装和所佩戴的帽子受到狂热追捧,形成时尚,一旦有阿西娅·诺里斯的电影上映,意大利则万人空巷,涌入电影院欣赏她的作品,已经形成了病态的狂热,意大利称她为“甜心”。但这一奇怪现象,实际上是当时意大利观众逃避现实主义心态的真实写照,他们宁愿被“无害的”阿西娅·诺里斯假惺惺地诱惑,也不愿意面对冷酷的法西斯统治的现实。
年,阿西娅·诺里斯嫁给导演马里奥·卡梅里尼,两人维持了三年的短暂婚姻。
达里奥·阿金托是意大利铅黄电影最著名的导演,他的作品以心理惊悚闻名,他被称为“意大利的希区柯克”。
铅黄犯罪书籍样式
影片《铅黄》原名Giallo在意大利语中是“黄色”的意思,意大利出版商有把低俗的犯罪小说如悬疑、惊悚、恐怖小说使用黄色封面的传统,加上影片《铅黄》的开拓者地位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意大利的铅黄电影流派,铅黄是电影意大利惊悚恐怖电影的代名词,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消失。
铅黄电影对世界恐怖电影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包括美国的心理惊悚电影。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英国出生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被誉为“悬疑惊悚大师”,他在悬疑片和惊悚片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前往美国发展之前拍摄过30余部电影,早在年就以导演神秘犯罪影片《房客》而闻名,他的早期作品还包括著名的《三十九级台阶》()。
琼·芳登《蝴蝶梦》剧照
年由希区柯克执导的他在美国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影片由劳伦斯·奥利弗和琼·芳登主演。
年的惊悚片《深闺疑云》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琼·芳登凭借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希区柯克也凭借这两部影片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蝴蝶梦》是典型的哥特式心理惊悚影片,嫁入豪门的年轻女子,居住在荒寂的庄园古堡中,富豪前妻的阴魂时刻笼罩着房间的每一处角落,造成阴暗压印的惊悚氛围,女主角的恐惧和焦虑,以不可预知的方式时刻驱动着自己和观众的紧张心理情绪。
加里·格兰特与琼·芳登剧照
在《深闺疑云》中,一位腼腆的年轻女继承人与一位迷人的绅士结婚,不久就开始怀疑他打算谋杀她。
影片的故事与意大利心理惊悚影片《铅黄》()极为相似,由加里·格兰特与琼·芳登主演。故事叙事发生在家庭背景下,女主角丽娜的行为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观众只能通过对影片人物的心理窥探,满足心理惊悚的刺激,这是心理惊悚流派电影惯用的手法之一。
希区柯克经常把弗洛伊德创造的心理学概念应用到他的惊悚影片中,比较著名的案例有《蝴蝶梦》(),《爱德华大夫》(),《后窗》()和《迷魂记》()等,当然也包括他的代表作之一《惊魂记》。
珍妮特·莉《惊魂记》剧照
《惊魂记》()由安东尼·博金斯、珍妮特·莉主演,该片被称为恐怖片中的《公民凯恩》,讲述了凤凰城的一位秘书玛莉莲从雇主那里盗用了4万美元,然后逃走,住进了一家由一个年轻人经营的偏远汽车旅馆。很不幸,她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杀死,玛莉莲的姐姐和男友加入了警方的调查,在逐步侦查下终于揭露了杀人背后的真相。
这部心理惊悚影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制造惊悚效果,出入意料的大结局给观众造成极度意外的体验,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对剧透的抵抗力的不足,对剧透免疫力低下的影片还有伊恩·索夫特雷的《万能钥匙》()。
詹姆斯·斯图尔特与金·诺瓦克《迷魂记》剧照
希区柯克影片擅长使用楼梯作为道具,增加剧情悬念,但他创造的“麦克古芬”虚指概念更为重要。
麦克古芬指的是用于推动剧情的东西,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定义,在影片中用来增加悬念,麦克古芬所指代的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如在《西北偏北》()中根本不曾存在的间谍凯普兰,在《蝴蝶梦》中富豪死去的前妻丽贝卡的阴魂,在《迷魂记》中的玛德琳,在《后窗》中虚化的推销员谋杀案等。
希区柯克一生共拍摄60余部电影,从30年代到60年代跨越30余年时间,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心理惊悚流派电影有关,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惊悚电影导演之一。
罗曼·波兰斯基
《罗斯玛丽的婴儿》()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这是他从欧洲来到好莱坞制作的最著名的心理惊悚影片,他的“世界级导演”的地位和名声就是由该部影片确立起来的。
新婚的罗斯玛丽和丈夫搬进一间公寓,却被一些奇怪的邻居和事件所包围。当她神秘怀孕时,对未出生孩子安全的偏执开始控制她的生活。
米娅·法罗《罗斯玛丽的婴儿》剧照
这部电影是通过怀孕的罗斯玛丽的角度来讲述的,她的心理压力极大,揭示了她扭曲的心理感知,展示了她的强迫症性格和病态的心理、以及遭受的痛苦折磨,这也是心理惊悚电影惯常采用的表现手法。
然而,在年曼森家族残忍地谋杀了波兰斯基的妻子莎伦·塔特之后,他决定返回欧洲。年,他又在美国发行了一部影响力极大的心理惊悚电影——《唐人街》。
杰克·尼科尔森和费·唐纳薇剧照
这部由杰克·尼科尔森和费·唐纳薇主演的惊悚悬疑电影,讲述侦探吉特斯受雇调查一起通奸案,但影片的叙事采用了文学常用的一种手段——不可靠叙述者,使得案件调查扑朔迷离,侦探最后发现,自己已经一步步陷入了一个充满欺骗、腐败和谋杀的蜘蛛网中。
罗曼·波兰斯基
不可靠叙述者在电影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埃德加·爱伦·坡对这一手法的创造,是疯狂犯罪文学作品经常出现的一种使故事发展更加曲折的一种手法,由于这个叙述不确定性手法的应用,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波兰斯基将剧情打造得阴冷彻骨,因此该影片也被认为是美国黑色电影流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乔纳森·戴米
年,由乔纳森·戴米执导的《沉默的羔羊》上映,一个年轻的联邦调查局学员必须得到一个被监禁和操纵的食人族杀手的帮助,才能帮助抓住另一个连环杀手,一个伤害受害者的疯子。
朱迪·福斯特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剧照
影片在心理塑造上,采用探员缺乏连环杀手杀人动机的相关信息造成的焦虑,但由于观众是无所不知的旁观者角色,意欲与探员分享信息失败而造成心理沮丧,而杀手的纰漏又不能被受害者和探员及时抓住,造成多重心理焦虑和惊悚,影片获得年第64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5项大奖。
年,乔纳森·戴米执导了悬疑惊悚片《迷情追杀》,一名妇女度假归来,发现丈夫被谋杀,很多人向她施压,要求她解开丈夫最后几天的真实身份和活动之谜,该片获得第31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惊悚电影奖。
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恐怖角》()讲述麦克斯被定罪的强奸犯在服刑14年后出狱,跟踪最初为他辩护的律师的家人,因为律师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辩护时隐瞒了对麦克斯有利的证据,使得他被多判刑6年刑期。出狱后,麦克斯杀害了律师的保镖和厨娘,迫使律师一家逃往恐怖角,但麦克斯跟踪而至。
该影片是马丁·斯科塞斯对同名影片年版本的翻拍,由罗伯特·迪尼罗和莉·博登主演。
迪尼罗带有真相和公正纹身剧照
影片涉及的主题是性和暴力,这是心理惊悚影片经常性的主题,而该片的心理惊悚是通过猫捉老鼠的手法进行营造的。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禁闭岛》(),讲述年警探泰德调查一医院逃走的杀人犯失踪的故事,主演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迪卡普里奥《禁闭岛》剧照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泰德要与自己的内心做斗争,因为他患有健忘症,而在心理惊悚影片中,健忘症患者参与案件当中,被迫处理他人的死亡,或者伪造自己的死亡或者真实犯罪,但本人并不自知情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心理惊悚过程中,67号罪犯之谜被一点点揭开。
大卫·芬奇
年,凭借犯罪电影《七宗罪》入围第22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两名警探,一名新手和一名老手,追捕一名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他以七宗罪为杀人根本动机。
摩根·弗里曼与布拉德·皮特剧照
年,大卫·芬奇执导悬疑惊悚电影《搏击俱乐部》,观众在片中看到的是主角的失眠和懈怠带来的没有希望的景象,镜头无处不在地展现着主角分崩离析的生活,为整个情节的突破和张力爆发做铺垫。
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剧照
在该部影片中,大卫·芬奇利用失眠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营造惊悚气氛,他以擅长挖掘男性惊悚心理而享有盛誉,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心理游戏》(),《十二宫杀手》()和《消失的爱人》(),大卫·芬奇影片多以黑暗和不详预兆为主题。
大卫·林奇
年,大卫·林奇自编自导奇幻恐怖电影《双峰:与火同行》,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的联邦调查局探员在距离两座山峰数英里的地方调查一起谋杀案时失踪,这起谋杀案可能与劳拉·帕尔默未来的谋杀案有关。
雪莉·李《双峰:与火同行》剧照
心理惊悚片剧情常常很复杂曲折,《双峰》就属于最难懂的心理惊悚片之一,影迷常常需要观看多遍,才能破译剧情的终极密码。
大卫·林奇作品以性,毒品,暴力和喧嚣的音乐而著称,但这也被认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年,大卫·林奇自编自导悬疑电影《穆赫兰道》,该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摄影、美工、音乐等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
主演娜奥米·沃茨与劳拉·哈灵剧照
影片讲述在蜿蜒的穆赫兰大道上发生的一场车祸,使一名女性失忆,她和一名好莱坞希望之星在洛杉矶寻找车祸的线索和答案,这是一次超越梦想和现实的曲折冒险经历。
大卫·林奇
大卫·林奇的心理惊悚影片运用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他影片被称为“林奇式”电影,这一称呼只有“希区柯克式”电影可以相提并论,他是继希区柯克后又一名心理惊悚大师级导演。
其他心理惊悚代表导演
美国心理惊悚恐怖电影代表导演还有以病态,寄生虫,变形和腐烂身体惊悚描写见长的大卫·克伦伯格,代表作有《东方的承诺》(),以失忆主题见长的布拉德·安德森,作品有《横穿西伯利亚》(),以完美心理惊悚见长的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代表作有《黑天鹅》(),以模仿希区柯克风格见长的布莱恩·德·帕尔玛,代表作为《激情》(),以及多维梦境缔造者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可以“盗梦”和“植梦”的《盗梦空间》()。
结论
心理惊悚电影自希区柯克多次出现在自己执导的影片饰演小角色后,形成了一个传统,该流派电影的导演多数人继承了希区柯克的这一路人甲乙的“癖好”,在影片中出任小角色。
导演希区柯克(中)《蝴蝶梦》小角色剧照
美国心理惊悚流派电影在上世纪初期受到哥特式文学,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意大利铅黄电影影响较大,但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但以希区柯克的影响力为最大,他活跃的时期可以被认定是心理惊悚流派电影的黄金期。
心理惊悚流派与恐怖流派和犯罪流派电影常常相互重叠和相交,气氛营造和表现手法与文学作品渊源较深,但暴力程度低于恐怖电影。
因心理惊悚气氛的创造与导演和演员的水平高低密不可分,心理惊悚电影也成为了导演执导水平和演员表演能力的“试验场”。
罗曼·波兰斯基《唐人街》小角色剧照
心理惊悚影片的受害者常被设定了女性角色(大卫·芬奇除外),且性,毒品和犯罪是经常性主题,所以经常被女权主义者和社会学家所诟病和批评。
在美国电影史中,有多部心理惊悚影片被奉为圭臬,影片亦有智力游戏的成分,考验着影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大”影片榜单中,心理惊悚电影大概有10部左右,其中希区柯克的影片独占5席,最高排名是《迷魂记》的第9位,其它为《惊魂记》第14位,《唐人街》第21位,《后窗》第48位,《西部偏北》第55位,而《沉默的羔羊》也只能排在第74位,由此可见希区柯克的影响力和在心理惊悚影片中的泰斗地位。
爱娃·玛丽·森特《西北偏北》剧照
从“百年百大”榜单恐怖流派电影被排除在外这一现象看,恐怖电影在美学、文学、艺术、文化价值等方面与心理惊悚电影相去甚远,是不能登入大雅之堂的电影流派,这一点应该引起恐怖片影迷,特别是极度暴力恐怖片影迷的反思和审美标准的再审视。
希区柯克导演的《后窗》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