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土星 > 土星介绍 > 美国阿波罗11号真得登陆过月球吗事实清晰

美国阿波罗11号真得登陆过月球吗事实清晰

发布时间:2024/9/11 12:14:02   点击数:

引言

徐匡迪院士说: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用事实说话。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对待科学,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认知差距的。有的人面对科学沉浸于自我的主观判断之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人甚至将其归为神鬼之说,闹出笑话。从年阿波罗11号是否真正登陆过月球一事便可见一斑。

年7月16日,装载了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在经过了近四天的旅程之后,阿波罗11号降落在了月球之上,随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说下了那句无数人知悉的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另外一名航天员奥尔德林不久也踏上了月球,两人在采集了一系列月球表面岩石、进行了一部分实验后,7月24日返回地球。

对阿波罗登月的质疑迭起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成功,但是就在这场登月成功之后不久,对于此事的质疑言论便甚嚣其上,质疑者全然不顾及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了多达公斤月壤样本的现实,一路开黑。其中一本《我们未曾登月,美国的亿美元》的书更是畅销数年之久,即便是在50年后的今天美国国内对于是否登月的问题仍有不少人持有怀疑态度。

他们之中甚至有人声称,这次登月活动不过是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之中,由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制作的“诓骗”世界的摆拍而已。

也有的怀疑者将阿波罗登月与当时世界格局联系在一起。适时,在世界的大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竞争激烈。而这种竞争更是随着苏联实现了加加林的遨游太空之后,日趋激烈。为了奋起直追,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更是直接发布了太空计划。但是,就时间节点而言,此后仅仅用了不足7年时间,美国人便实现了从0到月球登陆,这颇有些大跃进的意味。这种成功,从技术上难如登天,而从政治上则收获巨大,苏联在这一方面之处巨大。

而对于这些怀疑,怀疑者们也不只是口头上的怀疑,他们更是宣称从NASA发布的登月照片之中找到了许多的“破绽”。

所谓的“照片证据”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关于一张美国国旗迎风飘扬的照片。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也就不存在空气流动产生的风,迎风飘扬似乎也就不该出现在月球之上,最近我国的嫦娥5号登陆月球活动之中,便曾展现出我国国旗,而我国的国旗就纹丝不动。

双方对比,似乎阿波罗上的这张照片是造假无疑。但事实上,造成这种差异的不仅是两者的材质不一,更是因为在美国国旗插入月壤时,宇航员要施加重力,由于惯性这也就造成了美国国旗会飘扬的假象。

另外一个,便是对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脚印的怀疑。照片中的脚印以及其中的物体呈现了不同方向的影子,似乎这也契合了摄影棚中的灯光。但事实上,这是来自不同光源作用反射下的产生的影子而已。

而且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包括日本航空以及其他天文学家,都发现了阿波罗留下的痕迹。

第三个,为何NASA发布的登月照片中没有星星呢?要知道,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它的太空应该是星星点缀才是。但是事实上,这是一种坐而论道的观点,它完全忽视了月球表面的拍摄技术的限制。

为了能够清晰成像,宇航员必然要调小光圈也就造成了暗的物体并不可见,同时NASA还指出当时是月球的白天。

事实上,历史事件自发生后要真实还原已经极其困难。但对于证伪我们却完全可以做到。简单的讲,如果阿波罗没有登月,那么那多达公斤的月球样本又是从何而来?

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月球岩土中最古老的一部分甚至比地球上的岩石还要早2亿年之久。其中在中美关系蜜月期,我国还曾获赠1克月壤。

最近几天,随着我国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的登陆月球,其中也传出了嫦娥5号的降落画面。

这也让一些对于阿波罗是否登陆月球的质疑者,又发现了“新的证据”,为何质量远不如阿波罗11号的嫦娥5号却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陷的印记,阿波罗却如蜻蜓点水一般丝毫没有下沉呢?

造成这种原因的无非就是降落区域不同,嫦娥5号降落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阿波罗是降落静海平原西南角、塞宾环形山和里特环形山的附近,两地的地质环境不一样。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嫦娥5号传回的照片中发现,嫦娥5号中的月球表面土壤与阿波罗11号照片中的表面土壤几乎都是一致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阿波罗11号的照片的拍摄地点是月球无疑。

小结

对于阿波罗登月事件的真伪,其实从对科学的求真求实态度而言,它的登月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在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之中,无论是身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还是NASA,包括宇航员本身,他们都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去“欺世盗名”,而从结果论上看,无论是对月球岩土的获取还是月球的了解,这些也都是切实存在的。

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提及的一点是美国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恐怖科研实力。嫦娥5号的登月成功,让我们民族自信心极具增强的同时,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要尊重对手,正视差距。

简单举个例子,发射阿波罗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是火箭之父冯·布劳恩主持研发的,研发成功于20世纪60年代,即便是今天50多年过去了,它仍旧是人类历史上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月球轨道运载能力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吨,比之我国现在的长征系列火箭运载能力都强大许多。

当然,这不是让我们妄自菲薄,而是让我们更能砥砺奋进,如此才能走向更加强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tlqichewang.com/jbbyi/918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