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而每年冬季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季节,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使人体血管收缩,易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复发,危及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广大居民,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须积极预防。
冬季为什么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原因:
01天气寒冷随年龄增大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许多人还有高血脂、血液粘稠度高、血压高等基础疾病,在低温下,会使全身血管收缩,外周血流阻力增大、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大动脉收缩就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原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升高会更明显,甚至“引爆”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易发生脑出血;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易导致脑梗死。同时如果补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血管内易产生血栓。很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02气候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加之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几率。而感染对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人群往往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同时,冬季是空气污染高发季节,人体吸入污染的空气后超细的颗粒会直接进入血液附着在超细颗粒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导致内膜壁发生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出现斑块以及增厚现象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发生狭窄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03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心脏负荷加重,心脏和大脑等部都易缺血,而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症状以至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甚至导致猝死。
04缺乏运动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会懒于外出运动,而久坐不动,加之低温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病症。
05心理因素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还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阳光明媚的季节人们心情舒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也就少,而冬季光照时间短加上常有阴雨天气很多老年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或由于春节假期儿孙满堂聚会打牌麻将过于激动,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06饮食不规律中国人的重要节日----春节,是人们走亲访友、团聚的日子,往往容易暴饮暴食、烟酒过度,打破正常的饮食习惯,过多的摄入高胆固醇的食物,而胆固醇水平也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最高,夏季最低,加上冬季运动减少,更使得血脂、血粘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在冬季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1控制好血压由于冬季高血压病人较春夏时血压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存在脑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发作。
2注意保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
3清淡饮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多食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避免过饱。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冬季气候干燥,要多饮水,养成晨起后喝杯温开水的习惯,这样利于稀释血液,还可以预防便秘。
4不宜晨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运动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出去锻炼。锻炼不要选择跑步、跳绳、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同时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也不宜外出锻炼,有基础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减少被传染的概率。
5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6身边常备急救药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头晕医院就诊或拨打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赞赏